長安殿前的寧安門已然失守,觀若從臺階上走下去,站在大殿中央能夠清晰地看見正在廝殺的士兵。
外袍隨著她一路走,被拖在地上,已經沾染了高宣的鮮血,觀若將它脫下來,隨手扔在了一旁。
她莫名覺得輕松了許多。
雍王已經昏迷不醒了,仰面倒在地上,就像是一座小山。
她想起來民間故事里的董卓,不知道點燃了雍王身上的脂油,能不能燒上三日不滅。
站在殿門前的宮人們目光同樣牢牢地被越來越近的士兵吸引,瑟瑟發抖。
卻如同木頭一般,不敢逃,也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此刻該做些什么。
“還愣著做什么,還不快關閉殿門。速速將殿中桌椅重物都堆到殿門之前,防止叛軍闖殿”
“其余各人,快將殿中的燭火熄滅,再都各自尋找一些可以防身之物,不要坐以待斃”
將燭火熄滅之后,叛軍縱然闖入殿中,走到昏暗之處,也會短暫地失去清明的視線。
手無寸鐵之人可以躲一躲,不會在頃刻之間就暴露在敵人的刀劍之下。
她回過頭去,遙遙望了一眼仍然站在高處,仿佛事不關己的梁帝,唇邊逸出了兩個字,滿是嘲諷。
“護駕。”
殿中的華服麗人,有人將原本簪在發髻之上用以裝飾的釵環拔下來,勉強充作武器。
也有人生性膽小,只是掩耳盜鈴一般地躲到了桌下而已。
寧妃才被梁帝大力的推開了,剩下的人也許是知道梁帝不會,或是沒有能力保護她們,并沒有人再朝著他走過去,尋求庇護。
他只是孤寒的一個人。他也只配一個人。
而觀若手中只有從前裴俶給她的一把匕首,若是真遇上近身格斗這樣糟糕的事,這自然是不夠的。
有那個老嬤嬤在旁,她根本沒法在身上藏一柄長劍,又是梁帝誤她。
她當然也不是要保護他,她只是很不幸地在此刻和梁帝做了同命之人而已,
她也只是要保護她自己,還有殿中或許有的一些無辜之人,從未犯錯之人。
觀若站在原處,靜靜地聽著殿外的動靜。
她聽到有人在大聲呼號著,“清君側,誅妖妃,保護雍王殿下”
斷斷續續的,有人在這口號之中丟了性命,觀若聽的并不清楚。
但,果然來了,“清君側,誅妖妃”。她就是要被誅殺的那一位妖妃。
就算他們的目的是要推翻一個皇帝的統治,在于敵人廝殺之時所喊的口號,卻也還是要殺掉一個女人。
禮教與男權之下,女人哪里會有傾覆王朝的力量。他們這樣大聲呼號的時候,心中真的相信么真的能給他們力量,讓他們心安理得么
在她大聲吩咐殿中人之后,情況總算是好了一些。桂棹和蘭橈不知何時從偏殿之中走出來,仍然有些氣喘吁吁。
她們奉給觀若晏既的那把劍,“娘娘,如今前朝已經被叛軍包圍,后宮之中倒是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