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父母都在身旁,念兒的滿月宴辦的很是盛大,大家好好地聚了聚,盡訴別來之情。也為念兒祈福,希望她能平安長大。
在滿月宴之后沒過幾日,刑熾也就押送著那批冬衣,準備回到戰場上去了。
觀若陪著抱著念兒的藺玉覓登上了魯縣的城樓,一直到再也望不見他的身影為止。
進入臘月,行宮之中一掃之前的沉寂,終于漸漸地陷入了新年將至的歡欣之中。
不管這一年發生過什么,新年即將到來,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而觀若答應要送晏淳去靈山的云隱寺參拜,也終于在臘月初時成行。
除卻藺玉覓方出月子不好受凍,行宮之中的女子,都是心中有所煩惱,有所期冀之人,因此都一同出行。
李媛翊與李夫人母女同車,觀若則與安慮公主以及桂棹一起,一行人浩浩蕩蕩地往城外靈山的云隱寺行去。
“阿姐平日還是要多注意休息才好,這一整個冬日,你的身體都不大好,還是等開了春,天氣暖融些了,再去看那些孩子吧。”
李夫人答應去宮中的學署授課,便將安慮公主解放了出來。
只是安慮公主的身體原本就算不得好,秋日以來便常常出宮,到城中的善堂去照顧因戰爭等事成為孤兒的孩童。
秋日時還好,一到寒風凜冽之時,再這樣頻繁地出門,便連著病了許久。
安慮公主笑了笑,“往常冬日被困在行宮狹小的宅院之中也總是生病,倒也不光是因為出門。實在是有些舍不下那些孩子,所以才如此的。”
“若是你什么時候有空同我一起去看一看那些孩子,便也知道為什么我要堅持這樣做了。”
她掀開了車簾,望了一眼銀裝素裹的山中景色,“春日總是會來的,可是盼呀盼,也總是好像盼不到它來的時候。”
她的春日早就不會來了,在這世上只剩下她孤家寡人的時候。
“可我一看到善堂里那些孩子的笑臉,便覺得春日好像已經到我身邊了。”
“等他們再長大些,便讓他們讀書識字,學一門手藝糊口,將來再不要遇見什么戰爭與不幸,能夠做好的父母,陪著他們的孩子平安健康地長大。”
安慮公主也曾有一個孩子,與她心愛的丈夫的,卻最終沒有能夠來到這個世上。
所以她一直都很喜歡孩子,一直都想要同他們在一起。
此時聽到她說這番話,觀若不由得也動了心思,“阿姐有沒有想過要收養一個,或是幾個孩子。”
身邊能有三、兩孩童總能熱鬧些,快樂些。
“馮家如今只得眉瑾一個人,您收養幾個孩子,也算是讓您身邊,讓馮家都熱鬧些。”
眉瑾與蔣掣的子嗣仍然艱難,戰爭未平,他們或許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都不會有孩子。
馮逾和安慮公主都是很好的人,他們值得擁有后代,永遠地銘記著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