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骨代表累世福報身體體質等先天素質,也影響性格命運等后天作為,根骨好,在修行上有一定助益,然有根骨,卻無道心,最終也只能平白長長修為,不能接觸到道法的真諦,像戰力新秀榜的前幾,俱都身懷道種,能施展意境域,甚至道種天賦,在修為尚弱的時候,使用近乎于法則的力量,跨階挑戰自然不是問題。”
“且,你看到的階,是修為上的階,不一定是道境上的階,你以為他們在跨階挑戰,也許他們只是在平階戰斗,或者高階碾壓,沒什么好奇怪的。”
周潛明竟感覺有些聽不懂,“意境我知道,我便修成了拳意,但什么是域,什么是道種天賦,修為境界難道不是道境境界嗎”
湛長風問,“周道友師從何處”
“慚愧,我本是武道院弟子,在一位先生下掛了記名弟子,先天大圓滿后便結業離開了,獨自歷練,尋找筑基的機遇,某些修煉的隱秘無人傳授,偶得一部能修至筑基的功法,才有今天。”
他已然深切了解散修的不容易,功法丹藥符箓縱使能增長修為,但在修行過程中遇到的每一個坎,都要靠自己摸索,一不小心就會走進死胡同,再也沒有退路。
當記名弟子的時候,在先生那兒,他稍微得到了幾句對修成筑基的點撥,即使這樣,他還是走了不少彎路,差點把一身根骨廢了,用了整十年才修養回來。
修行便已如此艱難,更別提修行上的隱秘了。
然像他現在是筑基大圓滿,去向同階請教,只能是兩個瞎子胡扯八道,去向脫凡生死境請教,先不說他們會不會見你,就算見了你,又不是親師徒,怎會傾囊相授。
周潛明毫不猶豫地放下城主架子,投效湛長風,便是得知她在軍隊中立了論道臺,這讓他以為她是不同的,而且她作為能以筑基修為戰脫凡海妖的人,定有先達之處,若可與其討教一二,說不定有驚喜。
“域和道種天賦,確實很少見,也很偏門,不是說到了某個修為層次就會自己出現的,像域,可以說是對某種意的極致理解,這連師父都不能教會你,得靠自己,而道種天賦,一萬個筑成了道種的修士中,才有可能出現一個,出現原因也很縹緲,約莫和自己對道的理解有關,同樣得靠自己。”
周潛明不知該說什么好了,一萬個修士里,才可能有一個筑成道種,哪出現道種天賦的幾率得多何況,他連道種都沒有。
“那沒有它們,就修不成道了嗎”他一直以為保持心境,努力提升修為,總有路能走下去,現在卻發現,自己面前充滿了迷霧,連路在哪里都看不清。
“它們代表的是一種對道的理解,理解越深,你走得也越遠,但不是說,沒有它們,你就修不下去了。”湛長風道“這些東西你可以先不去管它,如果我沒看錯,你已經在筑基大圓滿上停留很長時候了,有想過為什么嗎”
周潛明也是聰明人,嘆氣,域和道種天賦對他來說太遙遠了,生了執著,只會讓自己更迷失,他整理情緒,虛心請教,“島主能否替我找找原因”
“你中品根骨,按這先天素質,只要后天不造作得太厲害,突破脫凡,追求追求生死境是沒問題的,我對你唯一的建議就是筑成道種。”
“越往后面,道種越重要,道種是你觀測天地自然的途徑,能助你在目前階段盡快超凡脫俗,成就脫凡,另外,如果沒有道種,勘破生死境時,武道修士,無法將道種與身相融,形成武魂,法道修士,無法將道種與元神相融,形成本相,那么修途就到此為止了,不管再怎么提升修為,都無濟于事。”
那淡漠的聲音聽在耳里猶如晴天霹靂,“道種竟然那么重要”
“否則滿藏云澗幾十萬修士,達到生死境的怎只有那么十幾個。”
“還請教如何筑成道種”周潛明深深一拜。
“道種自在平常,心思足夠通達,對某個道理理解夠深,道種就會出現,此事強求不得,然”
湛長風道,“為何有道統,為何有法脈,便是因為能自行領悟道種的修士太少了,所以先賢將他們的道理融進功法和道儀門規中,引導入門的求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