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關頭,我們聽到看守靈傳來一聲怒吼,說什么界神碑被竊走,惡源即將擴散到諸天各界,大亂將起。”
三帝神色凝重,他們是知道界神碑的,那是曾經的神朝圣物,傳說關聯著諸多古老星界。
湛長風的消息很表面,他們卻深知,準圣級別的參造惡源之要是通過界神碑進入各界,會引得大批修士惡念大動。
惡念大動產生的失序和暴亂,不可估量。
“何云天”究竟是誰,他帶著界神碑去了什么地方,通過界神碑擴散的惡源已經落進了哪些界
三帝僅憑湛長風寥寥幾語預估不出后果,一時殿中有些沉默。
黃帝先對湛長風道,“我們知道了,你先下去吧。”
湛長風作揖告退,卻被靈帝叫住了,靈帝眸如星海,一言一行都蘊著道意,“孽靈是你發現的,你留下聽我們商議。”
靈帝會出此言,一是因為他感應到湛長風已經擁有完整的地獄眼了,可堪大任,二是他從這樁事里感覺到她知大局明事理,有大仁大義,值得栽培。
黃帝白帝聽聞這個決定,多看重了湛長風幾分,讓一個神通參與到帝級商討里去,可不僅僅是對有好感的后輩的提攜啊,誰敢說靈帝沒將她當做自己的重要門生。
大殿中,靈帝道,“二位對這件事有什么高見”
“假設惡源已經向某些星界擴散,天道盟亦不能輕舉妄動。”白帝沉著中透著一絲無奈,“界神碑這等神物,勾連著萬多原始星界,現今這些星界,或有天朝王朝統治,或有宗派古族分割,各界有各界的秩序,不是天道盟能插手的。”
“另外,如果公布惡源擴散的消息,圣地問起來,勢必會牽出界神碑,一怕爭奪界神碑引起新的混亂,二怕有人借著匡扶各界清除惡源的名義大肆對各界實行道統入侵,別忘了,近千年圣地對九天的動作越來越多了,圣地和王侯帝君們摩擦不斷,不是好預兆。”
黃帝補充道,“若每一界因惡源催發的混亂在該界承受范圍內,按規定,我們沒必要去干預,我認為眼前可以走兩步,首先派遣觀察使暗中監督原始星界,確認惡源的擴散情況,等鬧出了本土勢力無法收拾的局面,我們再介入。”
“其次,暗中追捕何云天。能吞噬孽靈使用孽靈力量的存在,對九天來說,是心腹大患,何況他還是準圣。”
湛長風安安靜靜地旁聽,比起他們的討論內容,她關注更多的是從這些內容里透露出來的,屬于“帝君”的對這樁事的認知,以及天道盟在處理這種事上的態度和手法。
“帝君”和“天道盟執掌者”雙重身份疊加,湛長風在他們的話中找到了兩個貫徹到底的字平衡。
他們的眼界不在一界一界域一天域,而在整個九天,所以為了保持九天的相對安寧,允許某個區域某個界“犧牲”,也允許某些惡在下面猖狂。
即便知道此惡某一天可能長成大患,也不會因為這個“可能”而破壞現有的局面。
湛長風一點即通,按照自己的方式,飛快模擬出了他們的眼界和行事準則。
這就像她當太子時,會考慮到朝臣與后宮朝臣與朝臣間的利益牽制,對奸臣貪官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任他們草菅人命興風作浪。
但每一位帝王,圣明或昏聵,凡得到了臣子不忠不義的明證,都會抓著機會賜下一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