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是金秋九月,天空卻飄起小雪,九月中旬氣溫降到了零下3度。
孔琪想起老院長曾給她們講過的故事,老院長的父親生長在舊時代,祖祖輩輩都是江邊的漁民。
百年前的北境,氣溫跟去年差不多,嘎嘎冷,當時有一種房子建在地下,據說特別保暖。
在她想象中,這樣的房子應該比較省柴火,但考慮再三,她放棄了自己挖坑蓋房的念頭。
她對蓋屋、修灶一竅不通,況且只有她一個人,光是挖坑就得挖半個月,寒冬降臨前,她絕對完不了工。
陸向北去年儲存的煤只夠燒一個冬天,且由于冬季漫長,氣溫創新低,燃燒消耗得更快,今年越冬的燃料必須由孔琪自己想辦法。
她磨利斧頭四處砍柴,搜集物資時也沒放過可燃的材料。
地窖里的物資滿到沒有下腳的地方,村中各處都堆著她拉回來的柴火。
陸向北家放不下了,她就往別人家放,村子始終沒人回來過,她便默認不會再有本村的人出現。
這次她準備的時間長,因此村子被她圍成了一座堡壘,只留出一條路進出。
她用全村的家具拼出一座瞭望塔,大概有三層樓那么高,家具里邊裝了石塊,風大也能扛住。
也許明年根本不會有春天到來,所以她要提前做好永冬的準備。
秋衣、秋褲,棉衣、棉褲,皮衣、皮褲,羽絨服、羽絨褲,件件不能少,棉鞋的外邊還要套一雙氈子鞋。
這是舊時北境人的打扮,她小時候常聽老院長講起,別人孩子不太愛聽這些,但孔琪愿意聽,并默默記下這些老物件,后來特意上網查過。
她好不容易將全套冬裝收集齊,光是冬裝就裝了半屋子。
暖寶寶這種東西她也沒放過,很多店藥都被幸存者光顧過,但沒人拿暖寶寶和中成藥。
她把補身體的中藥、以及維生素統統裝進背包帶回村子。
強健的身體是對抗寒冷的根基,她還拉回去一臺跑步機。
孔琪化身倉鼠,把老窩塞得滿滿當當。
十月一號是她和陸向北初次見面的日子,孔琪想起陸向北,默默祈禱他平安無事。
二驢一天天長大,孔琪給它找回來的狗糧裝滿了一個房間,她洗劫了多家寵物商店,從狗糧到玩具,沒有她不往回拿的。
二驢的狗窩被安置在灶臺另一邊,孔琪和它各守一邊。
孔琪不會養狗,她聽說二驢這個品種狗需要立耳,她也不懂該怎么做,但二驢沒讓她操心,自己成功豎耳,模樣一天比一天帥氣,毛厚爪子大,一點不怕冷。
下雪天孔琪帶它出門,它會在雪地里打滾玩耍,還吃雪塊。
二驢在孔琪眼里就是只狗妖,比她厲害多了,她不吃不喝活不過七天。
所以孔琪并不是很擔心它,也沒給它拴繩。
二驢從來不亂跑,從不離開孔琪的視線范圍,或者說它從不讓孔琪離開它的視線范圍。
孔琪有時候會想,二驢是不是覺醒了血脈,把她當羊放了。
孔琪試著做一些簡單的陷阱,用來捕捉小動物,她可以搜集方便食品和衣服,但在城市中找不到新鮮的肉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