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顯示雌性虎鯨體長最多七點七米,但這頭鯨尸足足有將近三十米,而那兩頭體型較小的鯨魚也和虎鯨外表極為不同。就算它們因為污染體型發生變異,但苗芳菲聽到的鯨鳴聲仍從另一個方向傳來。
當然,最直接的證據還是探索者親口說的“這是一頭座頭鯨的尸體,以及兩條小須鯨。”
座頭鯨是大型鯨,目前世界上最
大的座頭鯨標本,是一頭將近十九米長的雌鯨。然而據捕鯨者描述,他們在海上見過的最大的座頭鯨,全長將近二十七米
差不多是龐大鯨尸的長度,再加上尸體和污染變異,這個長度能說的通。
“可惜,不是虎鯨”
是啊,怎么不是虎鯨
探索者遺憾嘆息,苗芳菲等人用眼神交流。
按他們在舊港得到的線索,導致冰島各地出現嚴重污染問題的很大可能是斯奈菲爾火山爆發,而那頭被火山噴發碎片擊中致死的虎鯨幼崽,以及那頭悲傷馱著幼崽哀悼的母虎鯨,極有可能是這次出海觀鯨的景點目標。
按照苗芳菲他們的設想,就算在鯨脂漂浮物盡頭有腐爛鯨尸,也不是活的鯨魚,充其量是個指向最終目標的線索,或許他們能從鯨尸上獲得些能克制或者降低小虎鯨敵意的物品,無論如何都是為了最終目標鋪墊。
但不可思議的是,這頭鯨尸旁邊竟有兩頭還算活著的小須鯨。
只用和這兩頭小須鯨親密互動并拍照,就能算完成任務了
“果然,合隊后是按綜合實力。”
紹元冷靜道“我們的景點任務難度極有可能降低了。”
鯨尸周圍沒有海洋保護者號巡游,這更說明它不是此次景點的最終目標。當然,這頭鯨尸也有可能是小虎鯨的誘餌但這對旅社設計景點而言,有些畫蛇添足了。
“座頭鯨會阻止虎鯨狩獵。”
姚靜荷分析道,世界各地海洋中的座頭鯨,大多都有被人類記載的,阻止虎鯨狩獵的行為。被它們救下來的有海豹,海獅和鯨魚等等,當然它們更像是只為了擾亂虎鯨群狩獵,被救下來的異種動物究竟是死是活座頭鯨并不關心。
“母虎鯨一直馱著虎鯨幼崽的尸體,不可能正常狩獵的,而且它們說不定被這條座頭鯨打斷過狩獵,嚯,那可就是敵人了。”
狄飛羽思維發散“這條座頭鯨的死亡污染異變很可能和小虎鯨有關,甚至它身上有可能會有能克制小虎鯨的物品。”
這樣分析下來,座頭鯨尸骸是中間線索的可能性更高了,而景點難度降低,在它這里就能通過小須鯨完成景點的可能性更高了。
更何況經過苗芳菲仔細觀察,小須鯨嘴上觸須都死死黏在座頭鯨尸上,很可能它們無法動彈就算鯨尸有爆炸的危險,鯨尸周圍污染恐怖,但也遠比去面對小虎鯨要簡單。
而且這次景點還是限時的,總共四個小時出海觀鯨的時間,現在已經過去一個半小時了算上返程的時間,留給他們的時間可不多。
“機不可失,失不再來”
苗芳菲果斷道,先在小須鯨這里完成任務,再看時間和隊友們情況決定是否去追蹤虎鯨,追求更高景點完成度,這是最優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