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國忠見劉清風看著自己,雙眼也是冰冷至極,他早就聽說過劉清風的大名,此時一見便知道此人與自己定無法共存。
“陛下,依臣之見,應該立即起兵殲滅安祿山,如果劉元帥不敢前往,那臣愿領軍前去。”楊國忠收回冷目,望向李隆基。
“那好,我們就等待楊大人凱旋歸來。”劉清風冷冷一笑。
“你……”楊國忠一愣,他也只是一說,哪里敢真的帶兵上前線。
李隆基見楊國忠不說話,輕輕搖了搖頭,道:“那依你之意,改如何。”
“戰。”
劉清風笑道。
“哈哈,我還以為元帥有什么妙計了,還不是與我一樣。”聞言,楊國忠大笑道。
就連李隆基也是一愣,既然要戰,那之前說那么多干嘛?打擊自己定信心嗎?
劉清風沒有解釋,他只是想讓所有人了解目前的情況,他可以代表朝廷出戰,但他并沒用把握打贏這一仗。
……
七日之后,李琬整頓完大軍,與高仙芝在玉門關匯合,正式向安祿山叛軍發起總攻。
這一戰,一打便是兩年。
有劉清風在一旁相助,雖然唐軍戰斗力低弱但也不至于輸的太慘,不過劉清風能力再強也始終有限,與安祿山大軍僵持了數年,無法取勝。
而在此時,長安發生巨變,羽林軍統領叛變,勾結叛軍將領史思明攻破長安東大門潼關,李隆基帶著禁軍連夜逃出了長安城,逃至馬嵬坡。
馬嵬坡上,隨行的禁軍殺死奸臣楊國忠,并逼迫李隆基殺死了楊玉環,后叛軍追來,李隆基帶領著皇家子孫直奔成都。
同年七月,太子李享在靈武登基稱帝,封李隆基為太上皇,帶領郭子儀等人征討安祿山大軍,一年后相繼收復長安,洛陽兩京。
另一邊,劉清風與李琬帶領大軍與安祿山決戰,與李享前后夾擊,安祿山不敵,便率領大軍退回了范陽。
這一戰,唐軍雖然獲勝,但并未完成戰勝安祿山,安祿山大軍盤踞在范陽附近,唐軍不敢貿然進攻。
同年,安祿山兒子安慶緒殺父奪位,稱為大燕皇帝。
第二年,唐軍休養生息,兵馬強盛,進攻大燕,滅掉安慶緒,隨后另一叛賊史思明也投降大唐,這一場叛亂才終于結束。
不過叛亂結束之后,大唐并沒有回復往日繁華,各地節度使擁兵自重,形成了番邦割據局面。
不過有劉清風鎮守,這些節度使也有所收斂,畢竟劉清風在大唐的影響力可不低。
不過也正因為如此,唐肅宗李享害怕劉清風功高蓋主,對其產生了殺心。
對此,劉清風自然也察覺到了,為了不與其發生沖突,主動辭官退還兵權,帶著自己的妻兒們云游四海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