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熙點點頭。
等著兩個人出了門,何熙直接從口袋里拿出了手帕,擦了擦眼睛,胡勇倒是更干脆,用袖子抹了抹眼,他罵了一聲“真操蛋,這么大歲數了還流貓尿。”但罵完了,他嘆了口氣,由衷地說了聲“何熙,我這輩子沒佩服過幾個人,你是一個。”
“這半年說風涼話的不少,看熱鬧的也不少,我真沒想到,你能堅持下來。我更沒想到,你連這種法子都用上了,還成功了。你這股勁兒,我們的整車絕對能成。”
“我不多說,就一句話,何總,我們東北齒輪廠就跟定你了。”
不過這事兒真的不簡單,大件好找,但很多小零件就需要一點點分辨確認了。十天后,第一批貨剛剛分揀完,第二批貨又到了。
好在何熙提前租下了整整五個大倉庫,直接將分揀后的垃圾分類,離著最近的條件最好的2號倉庫,自然是給東北齒輪廠,這里放置他們挑出來的加工中心的零部件,地方大又干凈,方便他們組裝。
其他的分門別類,如那個軸承一樣是完好的部件,放在3號倉庫,剩下的不能用的金屬廢品,則直接進入四號倉庫,那里林偉奇和方媛媛才帶著他們的隊伍,對這些東西進行拆解,然后放入5號倉庫分門別類售賣。
因為都是金屬制品,這活倒是對身體沒有什么損害,就是又臟又累,好在何熙對后世的勞動保護很懂,第二天專門的安全服口罩都到位了,而且還專門規定了對于剩余垃圾的處理辦法,保證不污染環境。
石媛媛跟著弟弟石山在張莊鎮和海州市干了三年的廢品收購,怎么將洋垃圾弄來她不懂行,但這個她可太懂行了,如何分解,怎么分類,那些值錢,那些不值錢,賣到哪里,她都明鏡似的。
更何況,她如今還從夜校畢業了,拿了會計證,這些成本利潤更是門清,賬做的清清楚楚算的漂漂亮亮。
何熙跟著看了看,她這人是真找對了,幾乎不用她怎么操心。
所以她的注意力都在齒輪廠身上。雖然何熙說什么零件工人都會找到,挺心酸的,但是她說的的確是對的。
兩臺加工中心,有滑座這樣的大件,但也有很多小零件,何熙就眼睜睜地看這他們,打著手電筒從三十噸垃圾中,一點點的翻了出來。
等著3月25號,第二批貨到了不過五天,第三批貨還在海上,胡勇跟她說“都找到了。”
何熙都覺得不可思議。
但真的是如此,她跟著胡勇到了2號倉庫,就瞧見偌大的倉庫被工人打掃的干干凈凈,在塑料布上,按著順序擺放著加工中心的零部件。
齒輪廠的技術員和工人,正在對零部件進行檢查和保養。
胡勇就問“張科怎么樣了”
張科就是那位拿著衣服擦滑座的老技術員,他此時眉頭緊皺,一臉的不高興“其他的都沒什么問題,就是有一個刀庫,可能是運輸被尖銳的地方碰撞到了,關鍵部委凹進去了一個坑,我們幾個都判斷了一下,覺得那個坑可能會影響出刀,還得研究研究給修修。”
他是真舍不得,一臉心疼“怎么就碰了刀庫呢,這么多廢料,哎呀那么好的東西。”
胡勇就說“這已經不錯了,你看其他的都找到了,什么時候能安裝一下”
一提這個張科倒是有精神了“我們已經在安裝了,先用最好的一批零部件,安裝好第一臺加工中心試一試,如果沒問題的話,剩下一臺的零部件可能需要修復,我們帶回廠里去安裝。”
胡勇就說“好,我等你們消息。”
何熙隨后就沒再過問齒輪廠的事兒,因為第三批貨很快來了,是車架廠的相關設備,象山機械廠跟東北齒輪廠一樣,帶著自己的精銳過來,投入到了尋找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