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們的熱情顯然是難以招架的,珍妮提出了專訪要求后,后面很多人都表達了自己的單位和采訪意圖“我是啤酒國早報的漢娜,希望對您進行專訪”
“我是海城電視臺的艷梅,希望采訪你一下。”
“我是海城日報的記者許佳,能否回答我兩個問題”
“我是”
采訪自然是不能拒絕的,不過采訪這事兒何熙很了解,不同媒體的訴求是不一樣的。
譬如電視媒體不會進行深度訪問,只是需要幾個問題上鏡,那就最好在現場進行采訪,但是如珍妮他們需要深度采訪的,就需要一個安靜的地方。
何熙直接說“這樣吧,如果需要深度采訪的話,我們約一個地方好好聊聊。”
她還沒想好去哪里,那邊張主任已經叮囑了孟愛華,孟愛華直接說道“去展銷會的洽談室吧,那里非常合適。而且離得也很近。”
這個提議很不錯,珍妮他們立刻都點了頭,孟愛華這會兒跟何熙早有默契,根本就不用商量,立刻說“那請想要深度訪問的記者朋友跟我來,我帶你們過去”
立時,就跟著走了一批人何熙瞧著,幾乎所有的外媒都走了,他們就是加布里爾找來的,顯然不用去采訪加布里爾。
倒是夏國的媒體都沒有離開。
這很正常,一方面這事兒一開始就是個新聞報道,而不是專題報道,另一方面,一篇新聞的成型,不僅僅需要一個當事人的話語,還需要對其他當事人的采訪,他們還得去采訪加布里爾甚至是布萊克和遲一鳴,并不可能將時間都耗費在她身上。
但這就足夠了。
大家的問題其實都很統一,一共就三個“想沒想到這個結果滿意嗎”“怎么會有這樣的決心去做后面兩個測試”“以后的目標是什么”
這些問題都很好回答,何熙拿著電視臺的話筒很快就一一回答了,果不其然,他們采訪完了何熙,就去了正在忙碌的加布里爾那邊,何熙聽見他們在問“請問,你為什么選擇來夏國進行測試你對夏國很了解嗎”“長城汽車的成績你覺得如何,在歐美的汽車中是什么水平”“你覺得夏國怎么樣”
何熙不由嘆口氣,這會兒的夏國人還是有中自尊又自卑的感覺,大家一門心思發展,總想要過好日子,但偏偏又覺得自己落后太多,對著外國人總是沒底氣。
所以,見了他們就會擔心,是不是會覺得夏國不好住的不舒服夏國的汽車看起來很厲害了,但是不是在國外就不行了
這就是經濟不夠發達的原因,我們的自信還沒有漲起來。
不過這一天不會很遠的。
何熙正想著,就準備會展銷會,結果被加布里爾的第一個回答就驚呆了
加布里爾顯然對于這樣的轟動效果很滿意,他笑著說“請大家不要著急,我一個個的回答。第一個問題我對夏國并不了解,我就是個普通的美麗國人,我們原先測試的都是美麗國售賣的汽車,來夏國測試是因為受到了托卡集團夏國大區總裁布萊克的邀請。”
他居然將這個說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