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熙心頭明亮,在這種工科人聚堆的地方,沒有什么捷徑,拿出本事來以后的工作就好干,何熙掃了一眼,就放下了“直接來吧。”
別說鄭文華了,應該是整個技術科都有點意外。
大家詫異的看著何熙,覺得她有點托大。
技術再厲害,她也不是科班出身,大比武這種事,一是需要對廠子非常了解,二是需要對規則十分熟稔,否則怎么安排工作
鄭文華還想提醒她一句,哪里想到,何熙直接將自己的黑色小挎包放在了桌子上,從里面拿出了筆和一個筆記本。
顯然是有所準備,鄭文華也就沒勸“開會”
頓時整個辦公室都動了起來。有人關門,有人搬椅子,最終圍繞著大黑板成了一個圓。
何熙明眼瞧著,江建中還跟幾個年輕點的技術員擠了擠眼睛,那意思太明顯了,要試試她的斤兩。
鄭文華讓何熙坐在了他的左手邊,這才開始講“大比武其實就是技術考核。一個廠一個小隊,一般三到五人。肯定會配上一名技術員,剩下的兩到四名是技術工人。
主要考核業務知識和動手能力,業務知識涉及教廣,一般是各種問答題和選擇題。動手能力就可能會有兩個方向,一個是裝配,看誰的機器裝配的好,二是檢修,也就是故障判斷,同樣問題的機器擺在各廠面前,看哪家最快修理完畢。至于其他,偶爾會有創新,什么聽聲辯音啊不確定有沒有。”
這就是給何熙介紹的,何熙點頭“這個考的是基本知識,短時間內可以集訓查漏補缺,但是想要大幅度提高挺難的,得要本身基礎就好。鄭主任有推薦的嗎”
鄭文華就說“技術員我和于主任都可以,可以一個人做備選。工人嗎”他想了想說“一裝配車間的杜勇,是一流的裝配工人,他可以。還有一車間的焊工吳太高,銑工張慧麗,鉗工羅小軍和高長虹。”
何熙聽了聽就問“怎么都是一車間的”
鄭文華就說“t185就是一車間生產的,肯定他們的工人更熟悉。另外,當初上馬t185,是把廠子里所有的好工人都集中在一車間了,他們的確技術水平在廠里是最優的。”
何熙就問“二車間的趙廣鑫呢。”
鄭文華真是挺訝異的,何熙居然知道趙廣鑫
他直接說“你真是下了功夫,看了廠史吧。”
何熙點點頭“趙廣鑫是個能工巧匠,焊接車床都能上,還有巧思。我看見他還研究出了油箱防銹液,為當時的廠子掙了不少利潤。”
“那倒是。可那是十年前,現在老趙沒那個心思了。”他嘆口氣,“老趙他媳婦病了,挺嚴重的,家里就他一個頂梁柱,他把心思都放在廠外面掙錢了,給好幾個私人廠干活,而且不但自己干,還帶著徒弟干,廠里的事兒一概不理,怎么說都不行。現在一天就露個面,人就不見了,成癩皮狗了。這人不行”
怪不得從兩三年前,這個人的名字就從廠史里消失了。
不過何熙也沒評價,只是點點頭。
鄭文華只當何熙也放棄了,接著往下說“雖然我說的這幾個人技術不如老趙全面,但他們都是一線工人,對t185熟悉的就跟自己的孩子一樣,廠子里如果要找合適的人,只能是他們。”
說到這里,鄭文華就說“這就是我們都熟悉的流程。下面才是我們這場大比武的重頭戲。原先大比武只是比拼技能,但從來沒有比拼過產品,最多就是安全運轉多少小時無故障,但比賽時間有限,不可能比這個。我們只有摸著石頭過河了”
誰料話音一落,江建中插了句“既然何顧問來了,不如讓何顧問給說說吧”
鄭文華不由瞪了江建中一眼。
這東西,他們這些人都不知道,何熙一個新來的,她是技術過硬又不是履歷豐富,怎么知道的
鄭文華立刻就想換話題,哪里想到,何熙居然接了“那我就說說。”
這會兒,連江建中都意外了,所有人不由豎耳傾聽,看看何熙能說出什么道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