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想到,何熙又說了“其實也不是沒有解決的辦法。”
曹羅的眼睛頓時亮了“何顧問,你說話別大喘氣,我這心臟一上一下的,真有辦法嗎”
何熙點點頭“其實無論是連桿瓦片還是平衡軸的問題,最終原因都是我們的零配件生產誤差太大。如果我們能夠將這些誤差縮小,那就迎刃而解了。”
“這就太難了,生產技術不過關,做不到的。”這會兒是新河廠的胡楠廠長說的。
何熙反問“的確有些部件就是精度做不到,但活塞環大小不一樣這種的,是達不到,還是覺得這樣已經能用了,不愿意費心思達到呢。
我只知道,我們國家出口的t185,大家都能生產,出口賺的外匯卻不一樣。大家競價壓低利潤是一方面,可為什么好好的就要壓價呢,不就是賣不過幾個大廠子嗎因為不合規的多,人家也嫌棄難用的,只能以價格取勝。”
這話是事實,開始的時候,只要是t185都要的。
但這兩年,就難做起來。
大部分要的都是江城廠,陽城廠這樣的大廠子產品。
很多廠長都覺得,那是因為國家政策傾斜,對部委很有意見,但今天,瞧著這滿地的t185,何熙那個形容真的很對,一張圖紙百種機器,自己都羞愧。
人家憑什么要你的呢
何熙最終說“所以,這些問題,還得各位領導們自己想辦法了。”
竟是沒有人再反駁了,反而好幾位都若有所思。
倒是旁邊,潘少華笑著對顧孟平說“你準備的話倒是都讓何熙說了。”
顧孟平一點也不在意“那不正好我少說點。再說,部委里的人開口,他們總會覺得我們不下一線亂指導,何熙同志說,效果好得多。”
潘少華就問“你難得表揚人,這何熙挺厲害,我瞧著她和你的思路也相同,要不問問她愿不愿意來部里,跟你搭檔。”
他雖然這么問,但也做好了被拒絕的準備,畢竟顧孟平很挑剔。
哪里想到,顧孟平居然點了頭“好”
潘少華意外地看了他一眼。
下午這場結束后,和上午結束后效果完全不同。
上午的時候大家不服氣,現在大家徹底服了,等著一結束,都繞到海州廠這邊,很多人熱情的表示愿意和海州廠共乘一輛車回去。
徐海信這會兒機警的很“想挖墻腳從我徐海信的頭上踩過去。”
這才遏制住了這股歪風。
至于他們會不會背后下功夫,徐海信已經有心無力了。
等著下了車,吃完飯,終于回到了屋子,徐海信才松了口氣。
張瑞麗笑著說“徐廠長這是大受歡迎”
那倒是,他們一幫老爺們,也不好意思往何熙身邊蹭,只能守著徐海信使勁兒了。
徐海信苦笑著搖頭“我跟這群家伙不知道見過多少面,他們第一次這么熱情還不是為了何熙。”
他扭頭就沖著何熙說“不過鬧歸鬧,我其實特別高興。你的本事我們都知道,窩在海州廠是真委屈了。這次在部委里面掛了名,以后你的發展肯定不錯,我和老鄭、老霍也放心了。”
他還叮囑“不過這些廠子,我倒是不建議你考慮。你現在炙手可熱,但他們根子里還是規矩重,去了以后難免受掣肘。如果你不想自己干,還不如留在海州,如果這個項目真給了海州,海州的發展前景一片大好,不會比他們差的。我能給你最大的自由。”
“當然,你如果還有更好的去處,我們都祝福你。你放心,留不留,到哪里,海州廠都是你的支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