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碼在兩年內,這兩樣小東西都會給海州廠帶來豐厚的利潤。
何熙很快到了徐海信的房間,進屋就瞧見桌子上全是合同,鄭文華正在整理。
看見何熙來了,徐海信就說“來,趕快坐我找你有事商量。老王把門關上。”
王主任連忙把門關了,還用手拽了拽,可見小心。
這會兒,屋子里就剩下了四個人徐海信、鄭文華、王主任和何熙。
徐海信這才把鄭文華遞過來的合同給何熙“何熙啊,我本來競爭ts1號,是怕廠里以后沒飯吃。我可真沒想到能成,我還沒想到的是,這ts1號沒落地呢,我們先賺翻了。”
“你看看,這是一年300多萬的利潤。我都不敢想,簽字的時候我都手抖。”
何熙就笑了“等著ts1號落地,廠里會掙更多利潤的。”
徐海信直接擺擺手“那都是以后的事情,而且也是你的功勞大。我這會兒找你來,是跟你商量兩件事。這事兒挺重要,你好好想想。”
何熙一看徐海信很嚴肅,也就坐好了“您說。”
徐海信正色道“首先是關于隔音罩和限油器的生意。這個生意名義上是海州廠接下來的,但其實我們都知道,這東西是你的。”
何熙倒是不意外,這東西全部都是她拿出來的,不掙錢只是讓海州廠取得大比武勝利的話,自然無所謂。
但現在有利潤了,如果徐海信不能夠正確處理,那就不對了。
顯然,她的眼光不錯,徐海信人也不錯即便在巨大的利益面前,也沒有昏了頭腦。
何熙就說“這東西的確是我的,但現在都交給海州廠手上了,您是怎么想的”
徐海信很真誠“交給我們也不是我們的,我是這么想的,這東西我們肯定不能自己吞了。該你的就是你的,只是怎么給你,這個問題比較大。”
“我昨天晚上要報價的時候還想,要不就當獎金發給你,但今天瞧見這個生意這么火熱,這個法子不合適。一是政策規定不可能太多,二是不能年年給,即便知道這是你的功勞,大家也會有意見的。這樣你太吃虧了。”
“我們三個還有老霍,剛剛電話商量了一下,琢磨出一個主意。你看看行不行你不是有個水泵牌子嗎我們在廠里辦個集體企業,然后咱們合作,你技術,我們廠房和人力管理,共同生產。這樣又符合規定,你占著股份,每年都可以分紅。”
集體企業是這個年代的特色。
其實就是國營廠子私下辦的企業,一開始是為了安置待業青年,不過因為形式靈活,不少集體企業后來都做大做強了。
不過這都是后話。
現在集體企業和民營企業聯營,這也是很少見的,恐怕徐海信還得層層找人申請批復。
何熙真挺感動,徐海信他們這是真為自己想。
她說“我同意。”
何熙一同意,在場的三個人都笑了,不過鄭文華也說她“傻丫頭,還沒說完呢你就同意,給你多少股份你都不知道呢也不怕被賣了”
何熙就說“你們都能這么為我著想,還能在這上面虧欠我”
這是真的,但也不是人人都能做到這樣放心的,這可是一開始就點明的一年三百萬利潤的大生意
聽說南方那邊,現在流行起了萬元戶。
能當萬元戶的可是有錢人,可他們的生意一年頂三百個有錢人,還能年年分紅。
這么大筆的錢何熙都能面不改色的信任他們,徐海信、鄭文華和王主任心里不知道多感動。
更何況,海州廠的未來本就是何熙掙下來的,再說自私點,他們的未來也是何熙掙下來的。
大家誰不向著何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