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拎著行李帶著何熙往外走,何熙就問他“是關于泰斯公司的嗎新一輪談判不是一個星期后才開始嗎”
顧孟平點頭“原本是這樣的,但是現在發生了點意外,泰斯公司現任董事長兩周前意外去世,目前從泰斯京城辦事處那里得到的消息,列根接任他的位置。而這位列根,在此之前并沒有出現在談判的視野中,我們對他所有的消息,只是知道,他對與我們合作,雖然沒有反對,但并不贊同目前的方式。而且,他很強勢。”
何熙心里就有了數,不贊同就代表著原本已經達成默契的平衡被打破,需要重新構造新的平衡,但對于夏國來說,這實在很艱難。
首先是地位不對等。
對方在行業內世界領先,擁有著先進的技術和大量的資金,而夏國除了市場和便宜的人力什么都沒有。
就算是說合作,可差距這么大,對方難免高傲。
其次是經驗不相符。
對方已經在商業游戲中摸爬滾打數十年,相關政策完善,合作經驗豐富,而夏國就是個新手村剛出來的新人,什么也沒有。
合作中對方肯定會利用信息差制定更符合自身企業利益的條款,而夏國很難發現。
原本就有這么多的優劣勢,如今新的董事長再強勢一些,這個談判想要按著達成默契的條件往下走,是很難進行的。
顧孟平坦言“所以我們這幾天正在加緊了解這位列根的相關事情,準備應對的策略。叫你來是我的主意,我覺得你思維更開闊。不過,你也別壓力大,你就是借調,跟你沒關系。”
何熙就笑了“那可不行,海州廠都做好準備迎接ts1號了,這要是失敗了,那可太失望了。”
“你們現在到了什么程度有列根的履歷嗎”
顧孟平從第一次見何熙,就知道他們是一類人。
是那種想要做的事情,即便風吹雨打,天上下刀子也要做好的人。
是無論別人怎么說,無論勝算有多小,無論多少人反對,都會堅持下去的人。
現在看,果不其然,他直接說“我們跟泰斯的京城辦事處要了履歷,說是今天送來,不如我們去部里吧,等著的時候我正好給你好好說說。”
等著到了部委的時候,已經是中午十點了,何熙這不是第一次來機械部,不過確實第一次來進出口管理處。
到了才發現,部委地方還不如海州廠寬裕呢,顧孟平是副處長,壓根沒自己辦公室,跟海州廠的技術科一樣,大廳辦公。
他們來的時候,大家正在忙碌。
顧孟平就給何熙介紹了一下“王淑媛,劉佳麗,郭一星,徐志南。這是海州廠顧問何熙。”
大家都挺熱情的,郭一星直接說“早就見過了,上次頒獎我們都去了,就是你不認識我們。”
不過熱情也有限,打了招呼,各自就忙了起來。
顧孟平讓何熙坐在自己位置上,將一沓子資料給她“其實前幾次談判已經將引進的范圍談好了,而且對合作方式也達成暫時的統一。
本來我們是非常期望泰斯公司能夠將整車技術轉讓,我們管理經營,繳納專利費用,但泰斯公司更愿意以合資的方式進入夏國市場,泰斯方管理,本地化生產。
我們后來談判后,答應了他們的要求。”
何熙點頭,其實后來,夏國還是采取了第二種方式。
顧孟平說“這次談判,其實也是確認細節條款。我們辦公廳的同志,在一周前已經向辦事處發出詢問,需要知道他們談判代表的人數、人員構成和到達的具體時間。但到現在,還有沒有回音。”
顯然,下周就要進行第二次談判,這個時間點還不回復,就說明他們內部還沒有達成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