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反轉誰也沒想到,大家都忍不住笑了起來。
左康健臉都紅了,連忙問吳大牛和陸志遠“我這都說了,你們是怎么回事”
吳大牛倒是直白“咱倆正相反,我話少,告訴他們一切都在合同里,我大字不認識幾個,不知道,查出來什么樣我都認他們后來都不問我了。”
陸志遠也點頭“我倒是沒有,我去跟著他們一起研讀合同,論證了一下。好處不是沒有,省法院的同志跟我說,要是不想干制造業了,當律師也不錯。”
何熙還跟著來一句“我們的確還沒法務部的人才呢。”
陸志遠也樂了“那就算了,我寧愿跟機器打交道,工科生學文科,這讓我想起大學期末考試了,我做了好幾天噩夢。”
這真是太形象了,何熙也忍不住想起來每到期末小老太太沖她嘆氣的樣子。
大家這么一說,算是真熟悉了起來,說話就自在多了。
何熙就敬了他們所有人一杯“本來是好好合作的,結果節外生枝,讓大家跟著接受了調查,還配合我言不由衷了,謝謝大家。”
張胖子舉著杯就說“這客氣什么,我倒是覺得這樣一來,我們倒是不生疏了,有個合作的樣子。你看看,張仗義,左祥林,吳倔牛,陸,多合適啊。”
這四個外號惹得大家又是哈哈大笑。
不過笑過了,大家還是有想法的,陸志遠就問了句“那是不是去櫻花國能分我們一個名額”
張胖子說“哎呀,就你最認真,天天想著工作。”不過扭頭也很認真地說“我們精加工水平差很多,雖然他們來了有培訓,但我覺得長長見識很有用的,能不能也給我們一個名額”
何熙再一扭頭,發現左康健也是眼巴巴地看著她,吳大牛倒是不眼巴巴的,很鄭重的關切著她。
何熙無奈的搖搖頭“可以。等著工人到位,進行培訓,我會從中間篩選出一支隊伍,去櫻花國進行生產線的拆卸。名額每家廠子都有。不過除此之外,合作廠的廠長我也想邀請你們去。”
這一說,誰不高興
畢竟櫻花國是發達國家,夏國的雜志不少介紹他們的先進經驗,但都是翻譯,干巴巴的連張圖都沒有,誰不想去看看。
不過張胖子也說了“這是不是有點浪費工人去見識見識就行了,我們不用了吧。”
其他幾人也都在點頭。
何熙卻說“你們才是最重要的,作為一個廠子的決策者,你們站的越高,看的越遠,廠子才會走得越遠。技術是一方面,眼光和管理也是一方面,缺一不可。否則,為什么國家一直派人公費留學呢”
這話說的是真有道理,張胖子他們想了想都點了頭“那我們就去”
何熙就笑了“去不過你們要想好想知道什么,了解什么心里有數,別到了那兒邊走馬觀花。”
陸志遠立刻應了“對,都得帶著問題去”
這事兒就這么定了。
他們四個回去后,何熙的事情就多了,海盟縣農機廠合格的工人只有171名,但這是這個廠子的最核心的工人,一是廠子也有生產需要,二是有些人自身不愿意,或者是條件不允許,所以能來的大概在130名左右。
如果按著現在夏國的生產線來說,想要達到5000臺年產量,500名工人是要的。但是,何熙很了解即將引進的cs系列發動機生產線櫻花國在70年代已經半自動化了,這一套設備里有不少都是數控機床,所以壓根用不到這么多工人。
她心里有數,四百名就差不多了。
所以還差27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