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成禮是真的震驚。
他倒不是不知道現在提倡搞活經濟,很多人動了起來,南方那邊甚至有了萬元戶。但他沒想過在進口設備這么大的事兒,有私人敢提出來要去做。
要知道,連他們都是摸著石頭過河,每一項合同都是認認真真卻又戰戰兢兢,自己都不能保證是不是走了冤枉路,怎么有私人能干的了呢。
但是何熙提出來,仿佛又不是不行。
首先,何熙說的不無道理,事兒是好事,他們做不了也是做不了,與其真的擱置,不如有人去做,這的確是對提高行業競爭力大有好處。
其次是既然允許做,非得是何熙本人嗎他想了想,還真得是她。
她是參與過談判的,這方面有經驗,其實這樣的人不少,但還有個要命的條件是需要有外匯來源,這事兒才能真正的落下。
有這本事的,除了何熙,目前劉成禮還真不知道。
這會兒從剛剛的震驚,他的態度又有了微微的改變,如果何熙真的能盤活,是不是也挺好。
他不由對何熙刮目相看,這個女孩真不簡單。
他將人從外地連夜叫來,二話不說推了個棘手項目給她。何熙沒說一句不愿意,也沒抱怨一句,招待所都沒回,帶著人埋頭干到了夜里八點半。
這態度就沒話說。
這事兒不好推進,她也不曾直接放棄,而是找數據找政策,想辦法想出路。
她的確有私心,但她的私心是在這事兒部委做不了的情況下,才提出來的,他又不是不吃白面,不吸人間煙火,誰做生意都需要利潤。
同樣是要生意,有人可能會給你千推百推無數困難,跟國家要好處要福利要政策才愿意答應。而何熙呢,她是自己想辦法來解決,她足夠坦蕩。
不管這事兒能不能推行,劉成禮對何熙印象那是相當好,他甚至覺得以后部委有需要的話,何熙真的是不錯的合作對象。
不過回到這事兒上,他可不敢打包票。
這事兒能這么干嗎政策允許嗎二手設備可是很大的市場,如果允許這個度怎么把握
劉成禮是拿不準的。
他站起來轉了兩圈,最終跟何熙說“你膽子不小啊”
何熙回答的很是恰當“非常之時,非常之事。”
劉成禮盯著她看了幾秒鐘,最終說“這事兒讓我想想,你先回去吧。”
何熙也知道這事兒有點前衛,所以她之前才鋪墊了那么多,為的就是別一說出來,劉成禮先跳起來說不行。
如今劉成禮雖然震驚,但卻沒拒絕,這就是好消息。
她立刻站了起來,笑著說“那我等您消息,您放心,這事兒無論怎樣,我都會好好做,我這幾天先帶著組里的人,將這份匯報完善一下。”
這個表態讓劉成禮很高興,誰也不喜歡太功利的人,他點點頭“好,你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