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熙哪里知道她現在是話題人物,這會兒孟愛華定的桌椅都到了,何熙指揮著大家幫忙布置。
兩間屋子都刷了白墻,綠色的老式窗戶不能動,則掛上了百葉簾,地上則鋪了地毯,看起來就像那么回事了。
一間是大辦公室,里面擺了七張桌子,周邊放了書架。
另一間則是何熙的辦公室和大家的會客室,用到頂的書架隔斷,何熙平時要兩邊跑,所以這個辦公室,更多的是會客用的。
等著帶著所有人將營業執照掛在了墻上,孟愛華就問她“咱什么時候開業啊年前還來得及。”
何熙就說“不著急,又沒有外匯,開業了也是干等著,我不是交給你們任務了嗎將我們要的設備清單發給各大二手設備公司,要他們的報價清單。剩下的時間,該翻譯資料翻譯資料,該完善交易規則就完善交易規則。開業怎么也得隆重點”
孟愛華以為何熙要請張部長他們“張部長劉司長潘司長他們肯定愿意來的。”
何熙搖搖頭“他們很重要,但是,他們不是我們的顧客,得把顧客請來直接打響這一炮。”
1981年的春節在2月5號,所以雖然過了元旦,但還是有很多人停留在京城,就為了等待一個消息。
商州電機廠的龐波溯也是這里面的一員。
一大早他就醒了,先出去花了一毛錢吃了豆漿油條,然后才回來拿上了包,準備去機械部找一下潘少華,他都約了一個多星期了,人家一直沒空,今天也不知道能等到人嗎
他來京城已經半個月了,到了就去機械部報了道,說明了自家廠子的請求,寫了申請書,然后他問什么時候有答復
工作人員挺熱情的,不過答案卻跟著天似的,冰涼“前面排隊的多,得且等呢。你不用在京城等著,回去就行,有事我們聯系你。”
可是等不了啊。
他們廠原本是國家大型機械廠,主要生產電機。廠里的設備是六十年代從老大哥那里進口的,這些年縫縫補補,技術科想盡辦法升級,倒是湊活能用。
畢竟大家都是這個狀況。
但從去年開始,這苗頭就不好了,國家開始引進整車技術,偏偏商州電機廠并不是落地廠,一旦開始落地生產,商州電機廠恐怕飯都吃不上了。
這誰能不急
就因為這個,出來的時候廠長特意囑咐“你就釘在京城吧,每天多跑跑腿,咱們就算整車技術輪不上,起碼也要有點拳頭產品,這設備必須引進,要不,全廠一千多人,吃什么喝什么”
接受了這樣的重任,龐波溯自然已經做好了打持久戰的準備,這些天他是每天都去,每天都無功而返。
若說來之前,他還是信誓旦旦,總覺得商州電機廠也是國內數得上名號的大廠子,有好事第一批輪不上,怎么也能輪前幾批吧。
但跑了這些天,他就知道這事兒太難辦了。
首先,在他前面還有二百多家呢,這些廠子哪個都不比商州電機廠差。其次,他的行業不占優勢,人家紡織造紙這些的,項目多,排的就快點,他們就慢點。最后,汽車行業的設備和技術是真不好弄,國外的汽車廠商都有專利的,要不有足夠的外匯,要不就拿市場換,國家謹慎的很。他們希望自然不大。
他已經跟廠長打了電話了,讓他別抱希望,可廠長還是不想放他回來,只能挨著。
想著,他已經到了機械部門口,就瞧見了和他同趟車一起來的象山機械廠的李海諾。他倆當時就聊的不錯,不過到了公交車站就分開了。
龐波溯來之前早就聯系好,住的是他們東南省礦山駐京辦事處的招待所,這不是為了省錢嗎而李海諾住的則是南粵鋼鐵廠的駐京辦事處招待所,兩人一南一北,壓根不一路。
誰能想到,第二天就在機械部碰上了,后來還連碰上四五次,兩人就熟悉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