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龐榮升等人從顧楚口中聽到那段往事的轉述時,產生的震驚并不亞于她。
從事刑偵工作或是從事心理學相關工作的人都知道,很多犯下連環殺人案的兇手往往都是從虐殺小動物開始的。因為對動物的虐待已經沒辦法滿足他們暴虐嗜殺的欲望,于是他們逐漸將目光盯準了比貓狗之類的小動物更龐大的動物人
如果剛剛那個男人所言都是真的,王婷在十多歲那年就已經開始虐殺小動物,那么在當時,她的心理應該就已經出現了嚴重的問題。
從人性發展的方向推理,王婷的生活環境并沒有改善,甚至在之后,她又經歷了輟學,生活更加趨于黑暗,她的心理問題很難調整,十四歲時她能虐殺小狗,在之后的幾年里,情緒得不到疏導的她,只會將目標盯準比狗體積更大的動物,這才能滿足她日益滋生的殺戮欲望,滿足她崩壞的精神世界。
王婷所表現出來的人格,在某一天成為了連環殺人者也毫不意外,可偏偏王婷又是碎尸案的第一個死者。
從龐榮升多年搞刑偵的經驗,他在第一時間首先懷疑起了第一個受害者,是否真的是他們認知中的那個“王婷”。
但從dna的比對結果來看,第一個受害者確定系劉紅梅的親生女兒無疑。
可當年所有的尸塊都采樣進行過檢驗,第一份尸塊同屬一個死者,并不存在抽取樣本發生錯誤的可能性。
“我倒是想起了曾經看過的電視劇。”
顧楚的表情有些凝重。
“曾經有兩個女人同時在醫院里生產,兩人在同一天,都生下了一個女兒,結果因為其中一個女人的兒子頑皮,意外混淆了兩個新生兒的身份牌,導致兩個孩子被抱錯。”
第一個死者確定是劉紅梅的親生女兒,可并不代表,這個女兒就是王婷啊。
顧楚的這個猜測十分大膽,但是不得不說,這樣的猜測是十分合理的。
“我艸我怎么沒想到還有這種可能性啊”
邊上的幾個警員小聲驚呼,仔細一想,也不是沒有這個可能。
王婷可能發現了自己并不是那個家的親生女兒,也發現了當年和自己弄錯了身份的那個孩子,對方可能因為借了她的身份,生活優渥幸福。
按照當時王婷的心理狀況,很有可能刺激到她,從而產生殺人的欲望。
于是王婷用殘忍的手段將其殺害,而這一次的殺戮,徹底激發了她暴虐的欲望,于是就有了之后的兩個受害者出現。
至于劉紅梅和王富這兩個導致了王婷精神變態的人為什么沒在二十多年前被殺害,其實也是可以理解的。
因為對于王婷來說,劉紅梅這個從小給她施加精神暴力的母親處在統治者的高度,在心理地位上,王婷覺得自己是沒辦法反抗劉紅梅的,所以她只能將怨念發泄在比她弱小的動物身上,即便等她成年后,殺死了第一個受害者,她對劉紅梅多年養成的恐懼都沒辦法克服。
直到二十多年以后,她的精神狀態越來越強大,她對劉紅梅的恐懼也在這二十多年的時間里開始淡去。
于是某一天,因為某個原因,她再次激發了殺意,這一次,她克服了心理上的陰影,虐殺了這個曾經她害怕的母親。
而這個原因,極有可能是因為劉紅梅發現了她。
這樣的猜測,從案件發生的邏輯性和兇手心理情緒上的變化都是可以自洽的。
“讓鑒證科對我們從王家老房子找來的所有證物做加急化驗,重點放在dna比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