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了,只待正式的登基大典。
有寒王的使者,帶著寒王的口諭,召集一些倒向寒王的臣子,還有城外諸侯王的將領入了皇宮。然后他們就再也沒有出來。
宮內三千寒王親隨的甲士,盡數赴死。五百禁衛打下牢獄,等侯發配邊關服苦役,沒有將他們誅九族已經是蒙受天恩。
廖金卓就沒有那么幸運了,全家老小皆盡陪葬。
青隼幫幫主查良死了,而且是斬首于市,監斬的副幫主熊海自然當上了幫主,而且眾所周知他傍上了大周最硬的一座靠山,自此青隼幫真的如青隼一般沖云直上自然是指日可待。
大司徒董昭文、少司馬、太常等人皆盡從牢獄放出,他們的所作所為,已然證明了他們對姬如光的信任與忠心。
大司馬溫子衡告老還鄉,少司馬暫代其職。
中尉盧俊臣亦是遞上辭呈,并且自縛跪于白玉
臺階下請罪。而后辭呈被駁回,皇帝以御用馬車將其送回了白鹿門。
大司空王子師打下牢獄,沒過多久便絕食而死。
董昭文擔任大司空一職。
前任少司寇狄杭風光下葬,現任少司寇裴青云,轉任少司空,雖說聽上去是平級調任,但不少大臣已經嗅出了其中味道,知道這裴青云又要青云直上了,轉任少司空也不過是因為其年紀太輕,不方便直接升任六官之一,故而換個職位謀些政績,以作跳板。
裴青云在整件事之中看似隨著太宰協助寒王,實際上他并沒有做出任何直接針對太子之事,甚至熊海都是由他穿針引線拉攏到太子身邊的。一方面此人之所以成為年紀最輕的朝中大員,心志不俗,一方面也是太宰只對他一人稍作透露了自己的實際行動。裴青云明著在打壓太子,實際上只是配合太子在演戲罷了。
這一戰,史稱“寒王之亂”。
寒王封地被廢除。
遼王、野王、寧王三位出兵圍京的王爺驚恐之下意圖聯合謀反,不出三年被清剿,三王皆被處死,封國廢除。
另外六位親王由于不曾出兵護駕,削除一半兵馬,王位暫被被除去世襲之權,以后子孫降為郡王。此舉又激起極大反彈,不知用了多久的時間才慢慢壓下。
當然,這些都是后話了。
登基后的第七天,朝堂內職務調動完畢,還有一封辭呈擺在了光和殿的金案上。
太宰商九歌,請求告老還鄉。
已經是大周名副其實的君王的姬如光,握著筆,直至筆墨干了,也沒有批閱這封辭呈。
“老師,為何要幫助他演這樣一出戲”
太宰府內,裴青云如此問道。
商九歌正一絲不茍地折起自己那一襲尊貴至極的官服,開口道“為了削藩。”
“這點學生看的出來。”裴青云目光閃動,神情復雜道“我是問為何你選擇幫他,難道是你看出這天下要亂,所以不想讓更有野心的寒王繼位”
商九歌搖頭道“你都看出陛下以自己性命做誘餌、以皇位做賭注來演這樣一出好戲是為了削藩了,你還覺得寒王更有野心”
太子殿下已經是皇帝陛下了,那一位十七歲的青年浮現在裴青云眼前,他聽聞老師點播,頓時遍體生寒,心神顫抖。
那一日是怎樣兇險,裴青云自然清楚,一旦賭輸,便是萬劫不復。
他們都說自己是天生奇才,是最年輕的中樞要員,但自己的膽識謀略似乎和那位年僅十七歲的皇帝相差的有如云泥啊。
商九歌將官帽擺在了疊得整齊的官服上,又把那隨他入殿不知多少次的腰間佩劍也放了上去,道“誰知道這天下會變成什么樣子我謹言慎行、兢兢業業了六十年,就當我發老人瘋,拿著大周國祚賭上
一把”
“是非功過,交與后人評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