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滅倭四萬怎么可能,絕對不可能,這絕對不是真的,絕對不是”
“怎么可能嘛滅倭四萬四萬呢這牛批吹的,連牛都被吹到天上去了吧”
“咱大明立國一百多年了,那么多名將名帥,從來沒有滅倭這么多的,滅倭四萬,他們也真敢吹怎么不說四十萬呢”
“蘇州知府尚維持和朱平安這兩個狗膽包天的家伙,竟然敢謊報捷報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膽了為了升官發財,他們連一點臉皮都不要了”
飯桌上一眾官員愣神了數秒鐘后,一個個質疑謾罵了起來,不相信捷報內容。
主要是捷報太夸張了,滅倭四萬,這個數字太大了,他們連想都不敢想。
雖然遠在京城,他們也知道倭寇的剽悍,一個個悍不畏死,殺人如宰雞一個倭寇幾乎可以以一當十,戰力彪悍,又陰險狡詐,萬難對付。
數月前,幾十個倭寇從紹興上虞登陸,一路奔襲,一路燒殺搶掠,一路攻城拔鎮,連戰連捷,一口氣打到了應天城下,堂而皇之的躍馬揚刀,耀武揚威,一路上足足殺了四五千明軍,都將大明的臉面踩在腳底下摩擦了
倭寇的彪悍,此一役彰顯的淋漓盡致。
如此彪悍的倭寇,他朱平安能一戰滅殺四萬個
怎么可能
他手上有幾十萬大軍嗎沒有幾十萬大軍,如何能做到一戰滅倭四萬
“王侍郎,你對此怎么看”桌上有人問吏部王侍郎。
“我覺得這捷報絕對有問題他朱平安麾下的浙軍只有兩千人,滅倭四萬的話,他麾下浙軍以一當十都不行,平均每人都要殺二十個倭寇,這怎么可能做到。要知道,祭海一戰,他朱平安也只不過滅倭三百多而已。這才過去多長時間,他朱平安就滅倭四萬了絕無可能”
吏部左侍郎王大人搖了搖頭,不相信朱平安能夠立下滅倭四萬的大功。
“不錯,我們也都是這個看法,要么是他朱平安謊報軍情,要么就是他朱平安殺良冒功”桌上其他人也都點了點頭,贊同王侍郎的看法。
“呵呵,本來還想怎么收拾朱平安呢,現在真是瞌睡來了送枕頭啊。他朱平安伙同蘇州知府尚維持謊報軍情,這可是欺君的大罪,殺頭也不為過吧若是殺良冒功,呵呵,那他朱平安就是有十顆腦袋也不夠砍的。”
羅龍文摸了摸下巴,陰惻惻的說道。他對朱平安的恨意,從來都不屑于掩飾。
“呵呵,不錯,這是他朱平安找死啊,他自己找死可就怨不得我們了。即便圣上念著他往年立功的份上,不殺他的頭,削職為民也是跑不了的吧。”
桌上有官員點了點頭,附和羅龍文道。
“參他一本”
“算我一個,我也參他一本,參他朱平安欺君枉法,參他朱平安殺良冒功”
“我待會回家就擬寫彈劾奏疏,讓速速的去通政使司遞交上去,這一次,咱們可不能放過這個來之不易的機會,定讓他朱平安死無葬身之地。”
桌上眾官員紛紛表示要彈劾朱平安,這可是送上門的機會,他們可不會放過。
對于眾人積極表態彈劾朱平安,嚴世蕃很是滿意,贊許的連連點了點頭。
不過,嚴世蕃是個聰明人,他輕輕伸手往下壓了壓,在眾人安靜下來后,他輕輕咳嗽了一聲,提醒眾人道,“彈劾他朱平安是必須的,不過,卻不急于今晚就上呈,首先我們要弄清楚蘇州捷報的具體內容,以便有的放矢。”
“不錯,不錯,小閣老提醒的是,咱們可不能聽報捷人的一面之詞,要看看捷報的具體內容是什么,看看他朱平安在里面的所作所為,才好針對的彈劾他。”
“不錯,不錯,不愧是小閣老,做事滴水不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