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臚寺的官員將朱平安引到御道近左,走了一段,停下示意朱平安叩拜謝恩。
“臣朱平安,謝主隆恩。”
朱平安從善如流,站在御道左側,下跪叩拜謝恩。隨著朱平安這么一跪,一個嶄新的天子門生出爐了。
一甲第一名唱完三遍,便開始了一甲二名的唱榜,重復了三遍。
“一甲第二名韓玉朋”
又有一位鴻臚寺的官員走下臺階,領著韓玉朋走出隊列,來到御道上,走到朱平安后面,靠近御道右側跪下謝恩。
再然后便是一甲第三名唱榜,也是重復三遍,也是有鴻臚寺的官員領著走出隊列,來到朱平安和韓玉朋的后面,跪下謝恩。
聽了一甲第三名的唱榜后,歐陽子士整個人都崩潰了,臉上又紅又熱,狀元不是我,榜眼不是我,探花還不是我這是要鬧哪樣想想放榜前眾人的恭維,再看看現在,歐陽子士恨不得自己能找個地縫鉆進去。
其實不僅是歐陽子士,就是大殿內的嚴嵩嚴閣老也是驚詫的一口氣都沒喘勻
唱榜繼續,不過這次唱榜只唱一遍,而且也不用鴻臚寺的官員引領出隊列走御道。這些都是狀元、榜眼、探花才能享受的待遇,他們還沒有資格。
到二甲第二名的時候,歐陽子士終于聽到了自己的名字。
然并卵,這遲來的唱名,不僅沒讓歐陽子士又興奮的感覺,反而更覺得難堪,他將目光放在那個御道最前的少年,內心翻騰,可惡,那里本應該是自己站的位置我的
唱榜結束后,傳臚官再一次領著本次恩科殿試的狀元、榜眼、探花三人再次往前,一直走到大殿外御道通往臺階的位置,才停下等待迎接殿試金榜。
傳臚官朱平安領到的位置很特殊,朱平安在最前面,位置居中,比榜眼、探花的位置稍微靠前,他們三人差不多呈三角形。
在等待殿試金榜的時候,朱平安注意到自己腳下這第一塊御道石與眾不同,這塊石頭雕刻了一只巨鰲,大鰲背上盼著一條龍,自己腳正好落在了巨鰲頭上;或許巨鰲和龍頭本就是一體的,曾經有傳說巨鰲乃龍頭,龜身,麒麟尾。無論是哪一種說法,這雕刻都是栩栩如生,讓人真有一種踩在巨鰲頭上,在大海中乘風破浪一樣。
果然是獨占鰲頭呢,還真是形象,朱平安勾了勾唇角。
微風不涼,陽光不燥,微風吹拂著陽光,灑在朱平安身上,此時此刻此情此景,朱平安也不由的激動了起來,小時候自己放牛南山下、學堂外偷學、木板練字、晨起晚息一幕又一幕不斷地浮現在眼前,從山村到金鑾殿,一切都是那么的不可思議,既在意料之外,卻又在情理之中。
殿前曾獻升平策,獨占鰲頭第一名。
大明我來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