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屋頂獨自思索的渡淵,絲毫都沒注意歷殊河的動向,連歷殊河什么時候在抬頭遙望,看起來是在看著星空,實際卻是在看著對面街道的渡淵。
歷殊河看著用了隱身法的渡淵,老實的蹲在對面高樓屋頂,當真以為自己發現不了她嗎
不定時的白天黑夜,都在同一個地方蹲點,還會跟著自己回歷府。
歷殊河假意和身邊的人有說有笑,眼睛卻一直關注著渡淵。
她會一直待到自己關店,看著自己回家,自己睡下,過了好一會才會離開。
要不是大家身份的不同,換做正常旁人,她的行為就是一個猥瑣狂徒。
直到夜晚店鋪關門后,歷殊河一手拿著折扇,兩手身后重疊,背著手走在回家的路上。
渡淵走在屋頂上,一路跟在他的后面。
歷家府邸距離等緣來香料店也不遠,但是他每晚都要慢吞吞的走著,散步一般,有時還故意走遠路。
都忙了一天了,還給客人騷擾,還不趕快回家歇息,大晚上亂逛什么
心里郁悶死了,以往晚上吃飽喝足就去玩樂盡興再回家,日子不知道多好,現在還要防著他做做壞事,每晚監視著他,打亂了整個作息。
渡淵煩躁的撓撓頭,看著歷殊河跨進了歷家的大門。
后幾日,渡淵每天謊稱出外消遣游玩,其實都是來等緣來店鋪對面蹲點,監視歷殊河,不分日夜,一盯就是盯一天。
“歷公子,再過半月就是中元佳節,前后那日子我們一起夜晚游玩可好”
“就是嘛,不要整天偷一次懶,你父親也不會怪你的。”
中元節前,城中肯定熱鬧,渡淵聽著姑娘們膽大的邀請,倒吸一口涼氣,你們知道,你們要邀請的是誰嗎
中元節,中元傳統鬼節的習俗上,國人寄希望于此日祖人能夠從酆都復出,來到人間“再食一回煙火”。
但“此煙火非彼煙火”,為后輩為祖先特意準備的,寓含了孝道的含義在其中。
中元節習俗放河燈,燒街衣、祭祖祈豐收,還有就是放天燈。
河燈也叫“荷花燈”,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燈盞或蠟燭,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是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放河燈,尤數黃河里放燈壯觀。
燒街衣一踏入農歷七月,人們都會于入黑后,帶備香燭、金銀衣紙和一些祭品如豆腐、白飯在路邊拜祭一番。人們“燒街衣”的目的是讓那些無依的孤魂有衣物御寒,有食物裹腹。
還會祭祖祈豐收,中元節施祭孤魂與祈望豐收又常聯系在一起。施孤之夜,家家戶戶要在自己家門口焚香禱祝稻谷豐收,并把香枝插于地上,以此象征著秋收稻谷豐登。
還有就是放天燈,有兩個說法,其一是把自己家霉運帶走,帶得越遠越好,這時候就很忌諱別人家的天燈落在屬于自己家的地方,如果落下來,就要重新放飛出去。
其二是說,家家都希望自己逝去的先人都能進入極樂世界,鬼節這天放天燈,是為飛升極樂世界的先人們照亮升天的路。
說起中元節啊渡淵蹲坐屋頂,雙手托腮。
以往的中元節前后,都會早些關店,和香爺九疑他們一起出來走走,看看熱鬧的街道,一起喝個夜茶。
剛下界的前兩年,的確對人界的所有事情都很新鮮,所有節日節目都玩遍了,但是時間久了,已經不覺得新鮮,如今只是尋常面對了,正是這樣平靜看似無趣的生活,也是一種治愈。
想起今天出門的時候,九疑也說著,中元節到了,自己要去哪里玩,說著說著,又說到了姜望亭。
九疑好像就是見了姜公子幾面而已,總是覺得他對這個哥哥很有好感。
“你為什么對姜公子這么上心”渡淵曾好奇的問過他。
“因為,他是我這么多年見過最配姐姐你的人了。”
九疑這個家伙,倒是有心做起紅娘,亂搭紅線。
說起這姜公子,自己也是才是見過兩次,家住何處,家中有什么人,是做什么的,都是一概不知,也無意去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