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傅驍在一個商務活動上巧遇了高中同學,對方一眼就將他認出,叫他以前的名字“程鷗”。
“哇,你還是這么高冷。”同學說,“我隔老遠就看見你了,你真是一點也沒變。”
“你是”傅驍遲疑地問。
“高中的時候我坐你前面啊”同學說,“下課的時候經常問你要作業抄的那個李游”
傅驍在記憶里搜尋這張面孔未果“抱歉,我想不起來了。”
李游說“沒關系,你貴人多忘事嘛。”
雖然傅驍不記得對方的名字,但對方還是很熱情地要了他的名片。
李游問“咦,你現在改名字了啊”
傅驍“嗯。”
沒有過多解釋。
李游習慣他的冷淡和孤僻,沒有多問,又要了他的社交賬號。
在給方清野回復信息之前,傅驍忽然想起了那個叫李游的同學,從通訊錄里調取了對方的賬號,想詢問方清野這些年的情況。
李游聽說他要詢問方清野的事很驚訝你們后來沒聯系過嗎
傅驍說沒有。
李游你離開以后就沒有我記得他找很多人要過你的聯系方式。
傅驍完全不知道方清野找過自己。
李游是啊,你們關系那么好,你又走得很突然,他那時候就像丟了魂一樣。
李游不過這么多年過去,我和他也沒怎么聯系。群里倒是有他在,如果你要找他的話,我把他推給你。
隨后,李游便推來了傅驍已經加上的方清野的賬號。
了解一個人或許有更簡單的方式。
傅驍點開方清野的頭像,查看了方清野的朋友圈。
和大多數人不同,方清野的朋友圈全部可見。
從他最近出事之前,到他剛擁有社交賬號,大概保持一個月發四五條朋友圈狀態的頻率。
傅驍做了無聊的事。
他像一個偷窺狂,仔細地看完了方清野這幾年發的三百多條朋友圈狀態。
有在大學校園里的,方清野吐槽教授不講武德,課堂過半才開始點名。
有在街道上的,方清野拍傍晚或清晨的街景,喂一只尾隨的流浪狗,或者經過一家新開的店。
有在沙漠的、稻田的、大山的,各種美麗風景。
也有好友的,多是拍一些美食、聚會,還有莫名其妙的桌面游戲、劇本殺。
當然,也有深夜eo買醉,發的不知所云的感悟。
這些都是普通年輕人的生活日常,但因為主角是方清野,這些日常有了迷離的、誘惑性的濾鏡。
方清野自己的自拍發得并不算很多,倒是和他人的合照里,會經常出現另一名年輕人的面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