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群里一片歡騰,人人喜不自勝。
傅驍讓路露發完通知,看著員工們刷屏,想起了上次宋絲絲在群里發紅包,大家都很高興的事。
于是他動動手指,隨手往群里扔了幾個大紅包。
眾人都有些反應不過來似的,界面安靜了一會兒,“謝謝傅先生”的氣泡才飛快地布滿了屏幕。
“以前也有風雪大得全城停工的時候嗎”方清野問。
“有。”傅驍說,“但是造成雪災是第一次。”
方清野聽了新聞,為災情憂心,也為這樣大的風雪感到膽寒“真想看看外面現在是什么樣子。”又問,“災區要不要捐款有沒有什么捐款通道”
方清野還是和以前一樣善良,操心自己管不過來的事。
明明靠獎學金度日,還把生活費都拿來救生病的流浪狗。在路上被人攔住乞討,每次都上當。寧城水災他捐過款,當過市政府志愿者。
每次嘴巴上都說“做好事可以轉運”,但是其實從來都沒關心過有沒有回報。
這大概是傅驍當時會讓他靠近的重要原因。
這么好騙的人,一定沒有什么壞心思。
傅驍說“我問一問”,便走到給財務打了電話,得知不需要捐款,但還是讓他買了一批保暖物資。
賬目從傅驍私人賬戶支出,財務詢問“請問這次用您的名義捐助嗎”
傅驍說“匿名吧。”
便掛了電話。
傅驍打電話并沒有避著人,所以方清野聽完了全部內容,微微有點意外。傅驍這事情辦得也太快了,不禁讓方清野覺得傅驍這個人的行為有些板正。
這種捐贈不是小數目,傅驍說做就做,似乎不需要經過思考,可能那筆錢款對他來說不算什么吧。
這種天氣家政鐘阿姨是沒來上班的。
方清野和傅驍在家中開啟了自力更生模式。
早餐是用冰箱里面的吐司解決的,兩人喝了一些牛奶,就算完成了一頓。
中午,傅驍又做了面條。
這次他提前在網上找了調味料的比例并嚴格執行,讓方清野連連夸贊他進步神速。
這已經是他們短時間內第三次吃面條了。
到了晚上,傅驍沒有辦法再忍受面條,請了威廉姆的太太來幫忙做飯。那是一位來自東南亞國家的女士,只會說很少的中文,聲音很和藹。
傅驍只對人家說了很簡單的一些句子。
“您好,請進。”
“冰箱里的食材都可以使用。”
“沒有忌口。”
“謝謝。”
“薪酬會在稍后由現金支付。”
全程客套禮貌,半點挑不出失禮。
方清野對這樣簡單直接的社交行為嘆為觀止。
不過,那位太太做的飯菜很有異域風味,手藝很不錯,倒是讓兩人的味蕾都得到了拯救,胃里也得到了煥然一新的滿足感。
“你之前和這位太太見過面嗎”方清野問,“我聽她聽起來好像很高興來這里幫忙。”
而且,在傅驍說到薪酬時,對方還立即拒絕了。
但傅驍似乎沒有聽進去的樣子。
“見過。”傅驍說,“在電梯里,一個月會有兩三次。”
威廉姆在這里工作,所以一家人都住在這棟大廈里,那也算得上是熟悉的鄰居了。
對方想要幫忙是出于情誼,傅驍卻沒有什么要交朋友的意思。
方清野是客人,自然不會對主人的事指手畫腳,便什么也沒說。
下午傅驍來到客廳,看見方清野正坐在客廳的地毯上,面前放了一大堆稀奇古怪的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