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風、明月剛剛才將師父送走,便是通過護山大陣知道了玄奘等人的到來。
雖然奇怪這時機趕得真巧,但還是急急忙忙的跑了出去相迎。
任青蓮遠遠的見了這兩個童子,卻是一陣蹙眉。
這兩位道童長得都是骨清神爽、豐采異常,但在二人身上,他卻感受到了一股草木精怪特有的氣息。
之所以敢這么斷言,還要歸功于他此前在云棧洞見到過的兩個由草木變化的精怪侍女。只是相比之下,這兩位童子的道行明顯要高了許多,從二人身上,他并沒有聞到明顯的草木異香,故而也就無法判斷初對方的真身來歷。
不過他也沒有糾結于此,在來的路上他就開始思考如何能夠讓自己也吃上幾個人參果,只是一直都沒什么頭緒。但如今見了這兩位童子,腦中靈光一現,卻是有了大概的想法。
在原著中,那唐三藏被人參果的樣貌驚嚇,白白的將鎮元子的一番好意推辭,便宜了這兩個童子。如今,倒是正好讓他半道來個截胡,將這兩枚人參果據為己有,只是具體如何施為,尚需好好計較一番。
想著,清風、明月二人已經將一行人迎入觀內大堂。
一時間,玄奘等人都是被這大堂的裝飾所吸引——進門正對著的墻壁上掛著一副五彩裝成的條幅,上面寫著“天地”兩個古樸大字,下面設了一張朱紅雕漆的香幾,幾上有一副黃金爐瓶,爐邊有方便整香。
玄奘上前拈香注爐,祭拜過后,便是忍不住好奇道:“兩位仙童,怎么不見貴觀供養三清、四帝、羅天諸宰,只將‘天地’二字侍奉香火?”
他雖是自幼出家,但同為空門中人,時常也與道士們打些交道,自然明白道觀里應該供奉些什么。
明月卻是一臉驕傲的笑道:“不瞞老師父說,這兩個字,上頭的,禮上還當;下邊的,還受不得我們的香火,都是家師諂佞出來的。”
玄奘還是第一次聽到這種說法,奇道:“何為‘諂佞’?”
清風已經忍不住解釋起來:“三清是家師的朋友,四帝是家師的故人;九曜是家師的晚輩,元辰是家師的下賓……”
猴子早就滿臉不屑,聽了這童子大放厥詞,更是笑得打跌。
豬剛鬣雖然不曾見得鎮元子真容,但也明白似這等仙山洞府,必是高人門下,想到猴子此前多番戲弄于他,故意問道:“猴哥笑什么?”
“沒想到這道童也是個扯謊的高手!”猴子大笑不止,卻是惹來玄奘一陣責怪的眼神。
“仙童勿怪,不知令師何在?”玄奘又道。
“元始天尊降簡請我家老師到上清天彌羅宮聽講‘混元道果’去了。”清風笑道。
猴子見玄奘竟然被兩個童子騙的團團轉,忍不住喝道:“好個不知臊的道童!也不知道你孫爺爺是哪個,扯什么空心架子!那彌羅宮有誰是太乙天仙?會請你們這潑牛蹄子去講!”
元始天尊何許人也,自封神之后,人間流傳最廣的大天尊!至高無上的存在。玄奘雖然也有些懷疑這兩個道童是在大放厥詞,但來者是客,倒是不好戳穿。不過見到猴子發怒,怕他與那兩個童子吵架另生禍端,便上前喝止道:“悟空,休得無禮,來者是客,他師父既然不在,你和他們辯解什么……”
說著,忍不住看向了一臉沉思的任青蓮。
說來也是奇怪,猴子雖然怕他念那緊箍咒,但即便用緊箍咒勉強讓這猴子服軟,多半也是面服心不服。相反,對于任青蓮說的許多話,這猴子每次都是可以冷靜的聽完,甚至于改變一些原本的固執己見。
只是任青蓮這時候正盤算著如何能夠神不知鬼不覺的將玄奘不要的那兩枚人參果半道給截胡了,哪里注意得到玄奘的眼色。
玄奘見了,苦笑一聲,只能拿出師父的威嚴,安排猴子去山門前放馬,沙悟凈去看守行李,豬八戒卻解包袱,先將這幾個徒弟打發走了。
清風、明月相視一眼,又看著尚未離開的任青蓮,欲言又止。
他們可是記得鎮元子的叮囑,人參果的事情,不宜讓唐僧之外的人知曉。
玄奘雖然弄不清楚兩個童子賣的什么關子,但卻知道這兩人不愿意讓任青蓮繼續留在此地,當即便是輕輕咳了一聲,總算是讓任青蓮醒過神來。
“哦,大圣他們都出去了,嗯,我這就去幫忙……”任青蓮一臉恍然大悟的樣子,知道清風明月二人不會在自己面前將那人參果拿出來,說了一句,便是火急火燎的往外追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