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作為繼承了巫族血脈的九黎一族,卻個個都是能征善戰的勇士。
他們的首領蚩尤,也被稱之為當時最為強大的武者!
事實上,在多年的沖突戰斗中,從巫族戰技演化過來的武術早就在人族中隨處可見了。
但真正能夠形成一套獨有的體系,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內就修煉有成的,卻是不多。
軒轅黃帝資質自然是極好的,在知道了自己的天命之后,便是逐步思考著這個問題。
他從廣成子那里學到了闡教的戰斗技法,從九天玄女那里學到了天庭排兵布陣的戰法,從對手蚩尤那里學到了巫族的戰法,但這些,都不是真正適合普通人族去修煉的戰法。
研究《太上丹經》是因為有一次他在與九黎一族戰斗的過程中受了傷,想要學些煉丹的手段,沒想到這一研究,竟是給他研究出了人體的陰陽五行、脈象經絡、養生運氣,便是逐漸形成了人族最為原始的武道心法《黃帝內經》!
這門功法脫胎于道家理論,修煉起來講究溫水煮青蛙,短期內見效其實是不怎么明顯的,但在它的基礎上,才有了后來的那些人族武學心法的誕生。
不過,軒轅黃帝所學龐雜,雖然一手開創了人族的武學修煉基礎,但他本身,卻是一直修煉著道家心法,在成就人皇之后,更是一步登天,成了準圣巔峰的大高手。
而那門《黃帝內經》,多年來也一直被他當成了養生之術,偶爾修煉一下,強身健體罷了。至于說這門心法,雖然在開始的時候就在人族中廣為流傳,但其緩慢的修煉速度廣為詬病,隨著后來的人們創造出更多種類繁雜、修煉快速的武道心法之后,便是逐漸被人遺忘,以至于,流傳道后世的,只是其中的只言片語,已經無法一窺全貌。
不過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其中的醫家便是吸收了《黃帝內經》中的一些理論,完善了自己的理論,提升了人族的醫術。
方才軒轅黃帝注意到任青蓮情況危急之后,便是想到了這門一直被他用來當做養生術的功法,施法將自己的一道法力隔空渡入對方體內,按照這養身法門,一邊鎮壓九嬰的那些狂暴的妖元之力,一邊幫助他修復著經脈。
當然,做好事不留名這種傳統軒轅黃帝顯然是沒有聽說過的,神念臨走之時,便以法力將這完整的《黃帝內經》烙印在了任青蓮的腦海之中。
此時,隨著任青蓮恢復神智,《黃帝內經》中的那些玄奧的經文便是開始在他的腦海中響了起來:“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理色脈而通神明,合之金木水火土、四時、八風、**,不離其常,變化相移,以觀其妙……生道以長,命曰圣王……”
內容很多,因為這是最原始的那一版《黃帝內經》,上面甚至可以看到許多《太上丹經》的痕跡,不過對于任青蓮來說,但這些都不是最令他震撼的地方,而是隨著他下意識的運轉起這門心法,一副無比繁復、無比玄奧的經脈圖出現在他的神識當中。
要知道,與《太上丹經》窮盡大道玄奧不同(丹經可以視作是太清圣人對于大道的領悟,雖然相對來說要直白淺顯了許多,但境界不同,著眼點自然也要更加深遠一些),后世人族武者創造的那些繁雜的武學,更多的是立足當下,追求的是修煉速度和功法本身的威力,一些在他們看來可以簡化的經脈路線,能省則省,能走捷徑,絕對不會拐彎抹角。
“這才是人體內部全部的經絡分布,可笑那些后來的武者竟然為了徒省事,簡化了那么多!”任青蓮這是站著說話不腰疼,當年人族的生存環境惡劣,能夠早一步提升自己的戰力,便等于是贏得了更多的生存機會,這種情況下,使得他們不得不去繁就簡,在盡量短的時間內就成為真仙高手,畢竟,只有活著,才是真的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