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五點四十分,宋兼語從自家的臥室里醒了過來。
睜眼就是熟悉的天花板,四周沒有光頭男,沒有牛肉罐頭也沒有饅頭。
從床上爬起來的人,小心翼翼的打開次臥門,再三確定這就是自家后,這才重新躺上床,下一秒某人又爬了起來。
蹲在床邊將自己藏在床底的郵票跟信紙拿出來,坐在桌子跟前先用草紙打了一個草稿內容,再三確定無誤后,這才將全部內容都挪到信紙上。
早上六點二十分從家里出門的人,還讓宋母有些驚訝。
“你不是后天才回學校嗎現在這么早起來做什么。”
懷里裝著信件的宋兼語面不改色的穿上外出的鞋子“我想吃老街的紅糖糍粑,那家店每次都要排老長的隊伍,現在去正好。”
“那你正好幫我帶一份燒餌塊,我也有點想吃那邊的早餐了。”
宋母不疑有他,母子二人在客廳里交談了一會就一個去老街,一個去開店鋪的門。
宋兼語帶著那份信件去了老街,經過一家剛開門的精品飾品店之前,先圍著那條路轉了幾圈。
找到一個沒有監控的角落后,悄無聲息將手中的信件丟進斜角里的天藍色巨大郵筒。
這枚郵筒是晉江市老街的一大特色之一,前幾年流行寫信寄給未來的自己,這家飾品店的老板也就搞了這樣一個大型郵筒。
宋兼語來之前特地調查過老街的人流量,這里也是晉江市著名的旅游景點之一,日常每日客流量在兩萬左右,節假日高峰期的日流量最高有五萬人。
各大旅游攻略上面都有這個郵筒的介紹,導游們也會推薦游客在店內買上一張信紙跟郵票,寄給未來的自己或者將明信片寄送給異地的朋友。
每天早上八點半,郵差會過來將里頭所有信件都收走。
做好全部攻略的人,這才選定這個郵筒當做寄信的關鍵。
深藏功與名的青年,一手提著紅糖糍粑一手提著打包好的燒餌塊,風輕云淡的離開了老街。
早上八點半郵差準時過來收件,無數的信件被人裝進包中,這些信件接下來會根據信封上的地址分門別類的送往各個地方。
當天下午四點二十三分,晉江市碧水管轄內的派出所收到了這份外表普普通通的信件。
信封上的收件人寫的是刑偵大隊周建明收。
“給刑偵大隊的信,怎么送到我們派出所來啦”碧水派出所的警員拿起那份有點厚實的信件,打了內線電話給幾百米外的刑偵大隊。
“周隊長,有你一個信件寄到了我們派出所,你看看什么時候有時間過來拿一下。”
周建明正好要出門,接到電話后就順便從派出所將那份屬于自己的郵件拿上了車。
等他從外面辦完事情再回到刑偵大隊的時候,臨走前將那份郵件拿到了大隊的辦公室。
“隊長剛給你點的咸魚茄子煲。”
葉城老遠看到人就沖著周建民招手。
等人過來后,他已經幫忙將那份快餐打開來。
一整個辦公室的人這會子都坐在這里吃晚飯,周建明順手將手里的郵件拆開。
“寄信人張三,現在還有人叫這個名字啊。”
李琴端著快餐,瞥見那郵件上的寄信人姓名忍不住的笑出聲。
“叫張三有什么奇怪的,這畫的是木倉”周建明已經打開了里頭的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