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一睜又再次爬起來,拖出床底的鞋盒從里頭拿出紙筆,將剛才記住的那些內容都抄錄下來。
再劃掉幾個太簡潔看起來沒什么用處的,刪刪減減后宋兼語留下五條線索,重新戴上手套,用干凈的信紙抄寫下來裝進信封,給鬧鐘定時在早上六點半起床,自己緊跟著拿出手機,在網上查找寶雞地名。
寶雞是陜西省的地級市,看到陜西兩個大字宋兼語對自己的地理知識無言以對,他一直以為寶雞是甘肅省的,還好昨天給警察的那封信內沒有寫甘肅,否則就丟人丟大發了。
寶雞傳承已久,是商周時期的重要地理位置,說寶雞可能還有不少人不知道這個地方,但是說到西岐,就人人都會想到封神榜的故事。
寶雞就是西周最早的都城岐邑,距今已經有三千多年,這里也是伐紂滅商,建立西周王朝的根據地。
宋兼語看到這里就有點慌了,這幫人大冬天的不在家貓著過冬,非要跑到寶雞那樣的荒郊野嶺地方挖什么墓。
不會真的被他們挖出了什么震驚四方的大墓吧宋兼語抱著深度了解協助犯罪具體要被判處多少年的心態,又搜索了有關那扇門上的傳說。
三分鐘后,宋兼語望著搜索介紹上的內容,上面說關于寶雞岐山還有一個著名的傳說,叫做鳳鳴岐山,指周文王時期有一只鳳凰在附近的山頭棲息,那山就叫做鳳凰山。
詩經大雅卷阿也有句曰“鳳凰于飛,亦傅于天鳳凰鳴矣,與彼高崗。”講的也是鳳鳴岐山之事,因此西周時期將鳳鳥視為吉祥生物,大多器物上都有鳳鳥紋理。注1
宋兼語將手機合上,打開準備好的郵件在里頭又添加了一行字。
早上六點半一到,他就換好衣服出門去老街。
前腳他提著新買的燒麥早餐出門,后腳就看到郵遞員騎著小車去收信件。
當天下午碧水派出所又收到了一份寄給刑偵大隊周建明的信件。
看到信件后派出所的警員當場拉住投遞員,拽著人不放又打了電話給刑偵大隊。
“小伙子別慌,我們就是要問你一點點事情。”派出所警員老周給一臉慌張的快遞員送上一杯熱水,讓他在這里稍等一會。
不一會周建明跟秦時關就來到了這里,兩人看向那份剛被投遞過來的信件,外殼跟昨天一樣,下方的寄件人姓名寫的還是張三。
秦時關戴上一次性手套,將信件外殼打開后,抽出里頭的物品。
這一次同樣是三封信件,第一封信件上寫著五個日期跟關鍵詞,第二封信件上寫著他們正在挖掘商周時期的大墓,第三封信紙上畫著一扇門,有一群人站在那微微打開的門口準備進去。
“這封信是從什么地方投遞過來的”周建明看向過來送信的投遞員。
對方不明所以的探頭,看了一眼秦時關手里拿著的外殼“這是本地郵筒投遞過來的信件,喏這里的郵戳上是有時間的,早上九點四十分從西區的郵局出來。”
“西區郵局”秦時關開口問道。
郵政快遞員連忙搖頭“不是這樣的,在西區范圍內所有的郵筒跟柜臺寄出來的物件,全部都是蓋上西區的郵戳,所以這封信我只能說是西區寄出來的,但是不能跟你們保證具體是從哪一個地方收上來的,不過范圍肯定在西區內”
“你們西區一共有多少個收件點”
“加上郵筒的話,一共是十三個。”快遞員記得很清楚。
秦時關又問“能夠知道是什么時候投寄的信件嗎”
“能,我們所有的郵筒在早上八點到晚上五點半,都會各自收一次物件,這封信是早上九點半收錄的,應該是早上八點后投遞的信件。”
秦時關跟周建明拿著那信件回到了刑偵大隊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