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山嘀咕了一句“我可不覺得季老先生老糊涂了,聽聽他這個用詞,專業化、安全化、規范化聽著比我們還與時俱進呢。”
侯三爺“問題就出在這了,咱們這行跟這幾個詞就不搭邊”
金姑打斷他的話“反正我金家的話撂在這了,我們對季老先生的意思沒意見。”
“金姑奶奶,咱們四大家一直共進退,不帶您這樣的。”侯三爺忙給金姑倒茶捏背“要不,您給我說說季老先生當年的風采好讓晚輩心服口服。”
金姑喝了口茶“那說來話可就長了,想當年”
屏幕那頭比劃了個ok的姿勢,年邁的聲音娓娓道來,講述了一個傳奇故事。
年輕人在亂世中結交了幾個朋友,當時時局動蕩,他干脆組織起了一幫人,一施所長,劫富濟貧,捐錢捐物。
在那幫朋友中,有四個人格外出色,或于風水一途上有所天賦,或身手矯健、或口才過人、或聲清體柔,于是四大家初現端倪。
當然,在金姑的描述中,年輕人在其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他串聯起了四大家從成型到定型的整個過程。
“那時候,季老先生在江湖上鼎鼎有名,他救的人多,黑白兩道都有些面子。咱們這行能有個樣子,多虧了他四處奔走,又是定規矩,又是花人情,殺了一批想把貨賣到國外去的賣國賊,威懾住了那些土夫子,四大家才算是立穩了腳跟。”
“但就算立穩了腳跟,大家遇著事了還是習慣找季老先生,四大家頂多算是管家小姐跟前的大丫鬟,干的全是雜事。
后來還是季老先生覺得這樣不行,干脆定了這個規矩,算是淡出江湖,不問世事,四大家這才算立起來了。
再后來,就是你們現在見到的這模樣了。”
金姑長嘆了口氣“這么多年過去,季老先生那邊始終沒動靜,大家也琢磨著他老人家可能已經仙逝了。沒想到張琛那小伙子突然冒出來,嚷嚷著說他家長輩是季老先生,才在江湖上引起了點動靜。”
“要我說,季老先生伸手管一管咱們這行的規矩,那是天經地義的事情,要不是他,哪有現在的四大家你們折騰的那些都沒用,季老先生是什么人能讓你們給拿捏住了”
金姑語重心長的給孩子們講過來人的經驗“與其讓季老先生費力教訓咱們,不如順勢把這攤子交到他老人家手里,也省的自家人鬧騰。”
四大家的對話仍在繼續,大屏幕另一頭的人們則忙著記錄重點,小聲討論。
季汀看了眼漆黑的大屏幕,不知道該慶幸好歹他們沒夸張到在人家眼皮子底下裝攝像機,還是該遺憾四大家的警惕性實在太差。
竊聽器都裝到他們家里了,愣是沒人發現。
黑客終于在不懈努力下爭取到了參加會議的機會,擺脫了枯燥的養病生涯。
聽到這里,他拿手肘撞了下季汀,壓低聲音跟他竊竊私語“你這么牛逼呢”
季汀推開他的胳膊肘“這跟我又沒關系,誰知道這設定到底怎么來的”
“沒事,專家會搞明白的。我估計他們巴不得下回還是這樣的套路,反正你在小說設定里越牛逼,咱們辦起事來越輕松。”黑客對這一點很有信心,興致勃勃的提起了另一件事“我聽說張琛跟佘山碰面之后的表現很有意思,怎么個有意思法”
季汀表情復雜“倒也不是有意思”
張琛見到佘浪后的表現,與其說是有意思,倒不如說讓人脊背一涼。
至少季汀對張琛當時猙獰的表情和語調記憶相當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