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木蘭曲在爆火之后,公孫月一躍成為長安城最頂尖的明星,所到之處萬人景從,不過公孫月自從培養不少教司坊的藝伎傳唱花木蘭之后,就再次退隱,如今突然傳來消息,公孫月即將推出新劇竇娥冤,頓時整個長安城為之沸騰。
“自從木蘭曲之后,在下哪怕進入長安城最火的怡紅樓聽曲也淡然無味,如今公孫姑娘的竇娥冤總算沒有讓在下白等。”一個消瘦男子猥瑣道。
周圍百姓頓時哈哈大笑,但更多的人卻是點頭贊同,木蘭曲直接碾壓大唐當下的所有娛樂節目,成為天下百姓最為喜歡的節目,每每演出那都是萬人空巷,傳唱度空前之高。
“所謂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爾等只關注公孫姑娘一心聽曲,卻不知道木蘭曲、竇娥冤背后的百家爭斗,乃是何其悲哀呀”一個老者仰天長嘆,搖頭不已道。
圍觀的百姓不由一愣,連忙向老者請教道“我等愿聞其詳。”
老者傲然道“木蘭曲之所以橫空出世,主要是因為墨家和陰陽家之爭,當時陰陽家為了攻擊墨家子,創出盛世讖言女主昌,為此墨家子聯合公孫月推出木蘭曲,用花木蘭忠君愛國,巾幗英雄的形象一舉破了陰陽家盛世讖言女主昌。”
眾人恍然大悟,誰也沒有想到膾炙人口的木蘭曲竟然有如此兇險的百家之爭。
“那竇娥冤呢莫非也另有隱情。”猥瑣男子連忙追問道。
“然也”老者鄭重點頭道。
“莫賣關子,快說,快說。”眾人不停地催促道。
“竇娥冤顧名思義,自然是一個名為竇娥的女子有了冤屈。一個冤字諸位覺得這其中牽涉那些百家。”老者反問道。
“法家”眾人不由一陣激靈,脫口而出道。
“不對,是儒法之爭,諸位可知道長安令墨家子剛剛成立的法署和即將推行的二審制度。”老者反問道。
眾人紛紛點頭,此乃墨家子的新政,眾人自然有所耳聞。
“法署一旦成立,那就定然是法家崛起之時,二審制度更讓法家分了縣令之權,儒家不甘心法家崛起,以及審判權利被分,舉儒家之力攻擊墨法,墨法反擊這才有今日竇娥冤的出世。”老者感嘆道。
長安百姓不由一陣唏噓,竇娥冤背后竟然會有如此激烈的百家之爭,不由對新劇竇娥冤更加期待了幾分。
伴隨著公孫月的偌大的名聲,再加上竇娥冤背后的儒墨法之爭,一時之間,長安城全城期待這首竇娥冤
在萬眾期待下,竇娥冤的首場演出直接放在足足容納三千人的墨技展會場內,而且在最短的時間內,所有的門票全部售罄。
“咚”
隨著一聲鼓響,一生落魄的書生竇天章上臺,帶著公孫月所扮演的女兒竇娥進京趕考,一路上卻苦無盤纏,最后不得已將女兒竇娥賣給蔡婆為童養媳。
竇娥長大后和蔡婆婆之子成婚沒兩年,丈夫就去世了,留下竇娥和蔡婆婆相依為命。
“竇娥命運也太慘了,幼年被賣童養媳,成婚后兩年丈夫就去世了。”不少百姓紛紛憐聲道。
竇娥的命運引起了眾人的共鳴,而大唐類似竇娥的女子遍地都是,也只有因為墨頓和長樂公主,大唐這幾年才廢除童養媳。
“這算什么麻繩專挑細處斷,噩運只找苦命人,竇娥和蔡婆婆一老一弱,恐怕以后的日子將會更難”一個老者如同看透世事一般呢喃道。
果然不出老者所料,隨著張老兒和張驢兒一對惡棍父子登場,所有觀眾都咬牙切齒,更是隨著竇娥被張驢兒陷害,而痛心不已。
而縣令更是不分青紅皂白,嚴刑拷打竇娥,竇娥寧死不屈的情況下,更是利用竇娥的孝順,當面拷打蔡婆婆,竇娥念及蔡婆婆年歲已高,最后只能含冤招供,被貪官縣令判處死刑,斬立決。
臺下觀眾頓時一片嘩然,紛紛咒罵縣令貪贓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