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詫異的問道“為何非的是這三種人。”
墨頓回答道“其一,有恒產者有恒心,歷朝歷代的動亂之源都是無地和少地的活不下去的農民,如果能夠給這些百姓移民到突厥之地,給他們分配豐美的草場,最終通過勤勞致富,不但可以讓大唐社會穩定,更能將讓大唐百姓實現均貧富之大同。”
李世民不禁微微頷首,唯有真正沒地之人,才會渴望擁有一塊土地,而突厥的牧場正是那些赤貧百姓翻身的唯一機會,相信那些無地之人定然會心動。
“第二則是商人,商人重利,突厥之地只要牢牢掌控在大唐的手中,在草原之上獲得一塊牧場,注定會獲利不菲,唯有最具有冒險的商人方可不畏北方的嚴寒,更別說還有對商人來說,還有恢復良籍的誘惑,否則朝堂就是強行讓百姓移民實邊,最后也只能偷偷的跑回來。”墨頓繼續道。
后世的政府也有向西域移民的案例,結果哪怕給這些移民分配了上百畝的土地,這些人依舊偷偷的生了孩子跑回來,但是無一例外,這些人最后都后悔了,畢竟上百畝的土地可是一筆不菲的財富。
“第三種則是罪囚,突厥之地除了水草肥美的草場還有很多未開發的貧瘠之地,這些貧瘠之地則是流放罪囚之處,等這些罪囚將服役期滿之后,放還回去,這開發好的牧場又可以安置新一批無地的百姓,如此一來,突厥之地漢人牢牢的占據,大唐內部無赤貧之人,牢房之中無罪囚關押,商人也可有恢復良籍出路,社會升平,人人安居樂業,實乃一箭三雕。”墨頓長出一口氣道。
不少大臣微微頷首,按照墨家子的設想這的確是一個不錯的主意。
唐儉冷聲道“墨大人關于農民和流放罪囚之事本官并無意見,然而墨侯卻給商人如此優渥的條件,不禁不讓人多想,久聞墨家和商戶走得很近,該不會是。”
墨頓傲然反駁道“天下四民,士農工商缺一不可,如果唐大人認為商人有罪,何不上奏陛下,禁絕天下人經商。”
“你。”唐儉頓時語結,他雖然鄙視商人,但是卻知道商人乃是必不可缺的。
墨頓冷笑道“墨某行事尚同尚賢,只要是大唐子民,墨家都會一視同仁,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墨家的理念就是讓最底層的百姓能夠改變命運,共同走向富裕,而不是讓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將草原賣給世家只能是錦上添花,而將草原賣給無地農民和商人卻是雪中送炭。
孔穎達深吸一口氣道“孔某贊同墨大人之策,實現天下大同社會,此乃諸子百家共同的理念。”
墨頓意外的看著孔穎達一眼,沒有想到孔穎達出言支持墨家理念。
“啟稟陛下,這三種人乃是大唐底層,每年都會源源不斷的出現,如此方可不停地移民實邊,突厥僅僅是大唐外十道計劃的一部分,日后北方的薛延陀之地,回鶻之地,契丹,奚部落皆可采用此法,如此一來,大唐的將會徹底占據北方草原徹底解決草原之禍,而中原之地安定和諧,四海升平。”墨頓鄭重向李世民上奏道。
李世民略微思索,鄭重點頭道“突厥之策就以墨愛卿所言,當然既然是買賣,無論誰出錢都能買,突厥之地的牧場限制在萬畝之內。”
李世民雖然同意了墨頓奏折,但是并沒有將路封死,而是給世家留一個口子,控制在萬畝草場,也算是不大不小,都能有所交代。
一眾世家官員不由一陣失望,萬畝草場雖然價值不菲,但是對于世家來說卻不夠看,然而李世民已經下令,木已成舟,他們也無力更改。
“陛下英明”
太極殿中,眾臣紛紛領命道,至此,突厥之策正式確定。
商人、流民、罪囚主宰入主突厥之地。
,,,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