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墨三不禁意動。這個主意貌似不錯,畢竟虧本經營也不是長久之計,不過他還是感覺不穩妥,連忙看向悠閑看書的墨頓,一文錢一份墨刊的注意就是他出的。
“不要聽紫衣瞎說,我敢保證,你要是漲價,你連材料錢也收不回來。”墨頓道。
“那少爺說怎么辦”墨三對墨頓很信服。
“放心,這一刊主要是為了打開市場,下一刊我會讓墨家村的各個產業在墨刊上打廣告,光是廣告費就讓你收的手軟。”墨頓說道。
后世的紙媒橫行的時候,哪一家的紙媒是靠單純買報紙存活的。后世的五毛錢厚厚的一疊的報紙多得是,大唐的一文錢可比后世的一塊錢購買力強得多。
“那怎么可以,我怎能收墨家村的錢”墨三連忙推辭道。
墨三對廣告并不陌生,他的事業的,就是因為幫助墨頓印刷了墨技展的廣告。
“墨家村在墨刊上打廣告,墨家村增加了收益,墨刊實現了盈利,這時雙贏。而且墨刊要是步入正規之后,到時候自然會有大量的商賈想在墨刊上打廣告,到時候墨家村的廣告會逐步撤出。”墨頓解釋道。
“多謝少爺”墨三感激地說道。
雖然是雙贏,但是他能夠感受到墨頓對墨刊的重視,甚至倒貼錢也要扶持。
墨頓如果知道墨三的想法,定會很欣慰,墨家的地位雖然經過墨頓的經營,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對于一些世家來說,依舊不堪一擊,掌握言論喉舌,也是墨家村一份自保的力量。
墨頓到底還是小瞧了大唐對于信息的渴求,八千份墨刊投入關中地區根本激不起多大的浪花,僅僅兩天八千份墨刊再一次銷售一空。
甚至有眼光的一些商賈在即將離開長安的時候,竟然大量的購買墨刊,準備回到家鄉做一個二道販子,畢竟來自帝都的消息,在地方還是很有市場的,這促使了墨刊的二次火爆。
“加印”
“加印”
連續兩次加印,墨刊的熱潮這才慢慢的消退,最終的銷量達到了兩萬五千份,而續訂半年的量直接達到五千份。這一次不用等到墨家村的廣告費到賬,墨三就大方的給了紫衣發放了足額的稿費。
隨著墨刊的在關中地區的傳播,近親結婚和早婚的危害也越演越烈,種種駭人驚聞的事例一旦傳來,令人不寒而栗。
此前,人們并沒有往這方面想,但是經過墨刊的傳播,華老的統計數字,再加上身邊的一些實例,不得不讓人相信,近親結婚和早婚的危害是千真萬確的事實。
然而面對民間的波濤洶涌,朝堂之上卻猶如一片死寂,民間朝廷,簡直是冰火兩重天。
也有一個熱血的青年官員想要上書朝廷,要讓陛下下令廢止近親結婚和早婚,誰知奏折剛剛寫好,來得及上奏,就被一個老成的官員攔下。
老成的官員在青年官員耳邊低聲耳語一番,青年官員一陣唏噓,立即將手中的奏折撕得粉碎,按部就班的處理政務,再也不提這件事情,開玩笑,一個是皇帝,一個是當朝的宰相,你讓他們二人不自在,那不是找死么
而至于長樂公主和長孫沖的婚事再也沒有人提起,仿佛這件事情從來沒有發生過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