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柏拉圖問蘇格拉底什么是愛情,蘇格拉底讓柏拉圖先到麥田里,摘下一棵最大最金黃的麥穗,只能摘一次,只可以向前走,不能回頭,柏拉圖于是照著蘇格拉底說的話做。可他回來時,卻兩手空空。
蘇格拉底問他為什么摘不到,柏拉圖說“因為只能摘一次,又不能走回頭路,其間即使見到一棵又大又金黃的,因為不知前面是否有更好,所以沒有摘;走到前面時,又發覺總不及之前見到的好,原來麥田里最大最金黃的麥穗,早就錯過了;于是,我便什么也摘不到。
蘇格拉底道“這就是愛情。”
最新一期的墨刊刊登蘇格拉底一個個發人深省的故事,一經發布立即在長安城引發轟動。
在此之前,大唐之人都自認為華夏乃是天朝上國,其他地方都是蠻夷苦荒之地,當墨頓花費重寶購買此書的時候,大唐百姓大都是持有懷疑的態度。
“的確大智慧者”所有人讀完之后,頓時有種醍醐灌頂的感覺。
優秀的文化,無論是放在任何的時代,任何地點都會持續不斷的閃爍著智慧的光芒。
“的確是無價之寶。”也許珠寶玉石有價,但是唯獨這些知識是無價的,哪怕僅僅刊登出來,一小部分也讓人覺得物超所值。
如果此刻再讓人對蘇格拉底的書籍出價,估計就是價格再高十倍,也會有人毫不猶豫的買下。
“朝聞道,夕可死矣”
國子監內,孔穎達戀戀不舍的放下手中的墨刊,墨刊刊登的只是一小部分蘇格拉底的學問,就讓他忍不住沉迷其中,這種意猶未盡的感覺讓他如鯁在喉。
“諸位怎么看”孔穎達看向一眾國子監博士道。
被墨家子稱之為堪比諸子百家的學問刊登出來,自然驚動了大唐最高學府的這一批人。
馬嘉運仿佛如夢初醒,輕輕放下手中墨刊,點頭道“此人言簡意賅,意味深長,在下認為大秦胡商所言真實,極西之國,確實有如此大智慧之人。
蘇格拉底用麥田中最大的麥穗來比喻愛情,簡直是深得其中三味。儒家雖然古板,也并不忌諱談愛情,詩經之中多是歌頌愛情的詩篇。
在場的都是飽讀詩書之人,他們當然能夠看得出蘇格拉底是何等的智慧,甚至這樣的哲理,哪怕是放在孔圣身上也是絲毫不違和,然而竟然出現在一個異域之人身上,不禁讓他們升起一絲遺憾的感覺。
沈鴻才也是感嘆道“如此看來,此書的確堪稱無價之寶,墨家子以寶換書,日后定然是一件佳話。”
眾人一陣感嘆,哪怕只有一小部分,眾人依舊能夠感受到蘇格拉底的大智慧,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墨家子果然好心胸,如此重寶換來的書籍,竟然分文不取的公開。”律學博士吟了一遍墨頓曾經的半句詩,滿臉贊嘆道。
一眾博士也是連連感嘆,在大唐,如果有人得到了一些前人的孤本殘卷,哪一個不是視若珍寶,將其放在最珍貴的地方,甚至敝帚自珍。
而墨家子花費如此大的代價得來的大唐獨一無二的書籍,竟然毫不猶豫的公開,這種心胸又豈能不讓人敬佩。
“不過此次墨刊只是刊登一部分,實在是讓人意猶未盡。”馬嘉運嘆道。
沈鴻才道“據墨家所言,墨家之所以刊登一部分,乃是因為胡商翻譯過慢,一旦翻譯出來,定然會源源不斷的刊登在墨刊之上。”
眾人一陣感嘆,而眼神卻不由自主的看向書學博士劉宜年,他們可是親耳聽到,劉宜年質疑墨家子,而此刻墨頓公開此書籍,所有人公認為真,將劉宜年徹底打臉。
“不過是沽名釣譽之輩罷了”劉宜年冷哼道。
眾人心中不由得曬然一笑,劉宜年此舉已經失去了本心,亂了方寸,墨家子無論怎么說此刻也是國子監的學子,豈能有夫子詆毀學子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