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興門
延興門乃是長安城東城門,通往洛陽的官道就是從延興門出發,直達洛陽洛陽八百里,乃是長安城最為人流量最多的城門,每日從這里往來出發的商賈行人不計其數,繁榮至極。
如今的延興門已經大變樣,之前黃土遍地的官道已經消失,取而代之是城門外新鋪設的磚路干凈整潔。
據墨家子弟傳來的消息,通往長安通往洛陽的磚路,從長安城和洛陽分別兩頭施工,速度大大加快,現在已經完成大半了,年底之前定然能夠完成這一工程。
寬廣平坦的的轉路旁,一輛輛通往洛陽的馬車整裝待發,年關將近,正式商業繁忙的時候,延興門外,熱鬧異常,
在其中一輛馬車旁邊,墨頓四人正在送行祖名君和孔惠索二人,他們二人將會一同趕往洛陽,在洛陽分手以后,祖名君將會由運河坐船回到范陽老家,而孔惠索則是一路東行,沿著官道回到山東曲阜,爭取在年前趕回家中。
“諸位保重”祖名君心頭沉重拱手道。
在這個時代,交通極為不便,人們活動的范圍極小,男人還好,經常到外地服徭役,而普通婦女恐怕一生沒有出過縣城的比比,皆是甚至不出鄉里的都大有人在。
很多時候,一別就是多年,甚至是永別,這不禁讓人噓唏。
眾人自然知道再聚的可能性很低,除非二人再來長安城求官,否則難以再見,不由得心情十分的沉重,
墨頓忽然展顏一笑道“諸位不用擔心,等到日后我大唐十道的磚路修通,到那個時候,山東之地到長安城最多不過五天,若是日夜兼程也就三天左右,日后相聚并非難事。”
“對呀”
眾人這才想起,磚路修建已經提上日程,一旦長安城和洛陽的磚路修通,勢必會再次從洛陽向東鋪設,隨后輻射全國各道。
有了磚路和四輪馬車的珠聯璧合,整個大唐的交通定然會有一個巨大的飛躍,長途跋涉將不再顛簸而且風雨無阻,到那時候再也不會出現少兒離家老大還的現狀,甚至父母在不遠游這句話,也將會成為歷史。
“好,那我等就就等著那一天”頓時眾人的離愁消散了不少。
“諸位留步”孔惠索踏上馬車拱手道。
“恕不遠送,一路順風”墨頓四人依依惜別。
直到四輪馬車走遠,墨頓四人這才收起惆悵的心情,正要回去。
只聽見一陣喧嘩,磚路上盡頭,一條長長的車隊迎面而來,其規格排場讓人咂舌不已,兩旁的百姓紛紛回避,一個個看著長長的車隊指指點點。
“這是誰呀這么大的排場”程處默不滿的說道。
眾人紛紛搖頭,猜測不已。
只見車隊之人,個個身材矮小,皮膚黝黑,一身葛衣,精悍異常,一看就是并非是漢人。
“南蠻人”一個走南闖北的行商忽然驚叫道。
“南蠻這么大的排場難道是馮家”秦懷玉這才恍然道。
“馮家莫非是南蠻首領馮盎”墨頓心中一動道。
馮盎實乃是漢人,其先祖迎娶當地南越女冼夫人成為了南越的首領,其后祖孫三代經略嶺南,雖為漢人,但是歷代朝廷的扶持下,穩坐嶺南酋長的職位,雖無王爵,但是實則嶺南王也。
李世民為了安撫嶺南,不得不封馮盎為上柱國,這可是哪一個封疆大吏都沒有達到的高度。
“來者何人”延興門的守衛早就聞訊,連忙上前盤問。
“我等乃是高州總管,耿國公的部下,此乃我等的令牌”車隊為首之人乃是一個黑衣壯漢,連忙掏出令牌和行驗讓城門守衛驗證。
“果然是嶺南馮家”墨頓四人對視一眼,馮盎鎮守嶺南,被朝廷封為高州總管,耿國公,極為尊榮。
城門守衛仔細檢查一番,確認無誤之后,這才放下戒備。
“此乃何物”城門守衛看到長長的車隊,每輛車上都裝了滿滿的貨物,正要例行檢查。
“回將軍,此乃耿國公獻給太上皇的壽禮”黑衣壯漢連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