剎那間,墨頓頓時成為全場的焦點,要知道大殿之中,不少重臣可是都上了年紀的。
墨頓點頭道“此玻璃并非墨家首創,在極西之國,想必已經有了上千年的歷史,微臣從西域商人購買殘篇秘術之后,經過多次改進,這才破解。”
墨頓說完,故意瞟了一旁的馮智戴一眼,頓時讓馮智戴坐立難安。
西域商人從絲綢之路源源不斷的帶來大唐所沒有的秘術和種子,貢獻之大自然不言而喻,眼前的玻璃就是最好的例子。
“雖然產量不高,但是足以供應老花鏡的需求。”墨頓露出自信的微笑道。
滿朝重臣頓時露出滿意的神色,只要不是天下僅有的一副眼睛,自然少不了他們的一份。
“假以時日,墨家村產量增加,此物定然如尋常之物,天下老人人手一副。”墨頓再次昂然道。
“好看來此物并非朕一人之壽禮,而是天下老人共同之壽禮,朕替天下老人愧受這份孝心了。”李淵昂然道。
大唐以孝治國,而且無論儒墨都對孝道異常的重視,李淵的評價可以說極為殊榮,然而所有人都沒有異議,畢竟墨頓當此評價,只有馮智戴不甘的低下頭顱。
結果很是顯然,在所有的壽禮之中,墨頓的老花鏡獨占鰲頭,最得李淵的歡心,對于皇家來世,那些金銀珠寶,奇珍異物又哪能放在眼中。
馮家妄圖截胡柔佛水稻來表達忠心,非但沒有成功,反而偷雞不成蝕把米,而墨家子一副老花鏡則讓上至太上皇,下至平面百姓受益,結果不言自明。
“嶺南道和柔佛等地氣候相仿,馮家愿在嶺南之地,為朝廷試種柔佛水稻,以此推廣整個大唐”
馮智戴心中苦澀,既然都剩下苦勞了,既然如此,那馮家就將苦勞做到底。
對此,墨頓并沒有反駁,嶺南道四季如夏,高溫多雨,的確是試種柔佛水稻最佳的選擇。
大司農蘇令儂聞言放下手中的稻種點頭道“嶺南的確是最佳選擇,不過此水稻日后定然要推廣整個江南,不如在湖廣、蘇杭等地多地同時試種,如此一來,也能多出幾地作為參考,為日后的推廣也能留下經驗。”
“大司農此言有理,就以你言來辦。”李世民點頭道。
馮智戴頓時臉都黑了,若是在江南各地同時試種,那馮家僅有的一點苦勞也被多人來分,如此一來,哪怕是將來稻種試種成功,他馮家的功勞也被攤薄到了極致。
整個未央宮中,眾臣頓時心思浮動,他們今天看了一出好戲,從馮家搶功到墨頓反擊,可謂是精彩至極。
馮家此舉并非沒有收獲,但是遠遠沒有預想中的多,而且得罪了如日中天的墨家子,是否值得,也未可知。
馮智戴心中的憋屈可想而知,看到墨頓,忽然靈機一動,語氣不善道“今日乃太上皇壽禮,不知墨侯爺準備何等禮物,也讓我等開開眼界”
李淵和李世民頓時眉頭一皺,不善的看了馮智戴一眼,心中頓時不喜。
墨頓微微一笑道“微臣的確有一份禮物要為太上皇祝壽。”
馮智戴頓時臉色一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