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這倒是點了點頭,墨頓雖然是墨家子弟,但是絕對沒有發揚先秦墨家苦修的理念,反而連普通的墨家子弟也不如,整出了不少貪圖享樂的物品來。
“朕讓他重新火器監,他倒好,還有心情去逛燈市,莫非是嫌棄他這個七品官員配不上他侯爵的身份”李世民怒聲道。
想到墨頓逛個燈市,就鬧得滿城風云,還鬧到朝堂之中,李世民就一肚子火氣。
一旁的龐德腰彎得更深了,墨家子在長安城中鬧得如此之大,沸沸揚揚,再加上墨家子和長樂公主的傳聞,宮中最近頓時忌諱莫深。
李世民稍微消了氣,問道“火器監的進度如何了”
“回陛下,如今工部宇文博大匠作利用墨家器械修建火器監,進展大大加快,按照墨侯的奏折,二月中旬一期工程定然能夠完工,就可以開始制作火藥。”龐德遞上墨頓的奏折,恭敬道。
李世民接過墨頓的奏折,詳細的看了一遍,點了點頭,二月中旬,如此一來,時間倒也寬裕。
“傳令墨頓,若是耽誤了西征之事,朕饒不了他”李世民恨恨的說了一句,西征在即,大唐方方面面都需要李世民操心,自然不會將心思都花在墨頓的身上。
“是”龐德恭敬道。
李世民突然心中一動,道“墨頓掌控火藥秘技,為防止有心人接近,全力探查,務必要查出墨家子上元之夜到底是誰”
在他心中又何嘗不好奇,上元之夜,墨頓的意中人是誰呢
只是會用朝廷的情報去探查一個臣子的私事怎么也說不過去,不得己他只好為自己找一個理由。
“不用了探查了,本宮已經知道了是誰了”
龐德剛要轉身離開,就聽到長孫皇后的聲音從殿外傳來。
朝堂之中。
“男女授受不親,禮也禮記曰“男女不雜坐,不同施枷,不同巾櫛,不親授
一個頭發須白的權萬紀正在引經據典,慷慨陳詞,按照他的觀點,男女簡直見面說話就是違背禮教。
“權大人不愧是飽學之士,實乃我大唐道德楷模。”不少大臣紛紛點頭附和道。
權萬紀得到朝臣的支持,更加憤然道“墨家子雖有才名,但是行為不端,猶如登徒子一般,當街和女子私定終身,實乃有違倫理,若不加以懲戒,恐怕定讓長安城少年爭先效仿,壞我大唐倫理根基。實屬大罪呀”
“此乃儒家的規矩,墨頓乃是墨家子弟,若用禮記來指責墨頓恐怕不妥吧”秦瓊見狀只得出列道。
聽到秦瓊進言,不少武將紛紛點頭,權萬紀引經據典乃是用的儒家經典,而且儒家和墨家素來不和,恐怕不太適用。
李世民聞言點頭道“而且少年多情,心生愛慕,此乃常事吧,無須過多指責”
此刻的李世民自然不知道此女正是長樂公主,若是他知道的話,恐怕就不這樣認為了。
權萬紀頑固道“墨頓雖然是墨家子弟,但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此乃天地倫理,若是心中愛慕,則可以托人求親,而墨家子私贈定情信物,未經女方父母同意,二人私定情分,難道不是有違禮教么”
在這個時代,男女結婚奉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一切由父母包辦,甚至在婚前男女雙方根本沒有見過的大有人在,墨頓此舉不經父母同意和女子定情的舉動,在傳統的禮教看來,簡直是不可饒恕的事情。
聽到權萬紀如此爭辯,就連李世民也沉默了,按照大唐現如今世俗,墨頓此舉的確是有不妥之處。
秦瓊冷笑一聲道“俗話說,民不告官不究,要想治墨頓的罪,那至少要有苦主吧不知權大人是在為誰主持公道,可是女方父母”
權萬紀頓時一滯,秦瓊的一番話,擊中了他最大的軟肋,那就是這件事情,始終不知道女方到底是誰
權萬紀就是羅列再多的罪名,也落不到實處。君不見這么好的機會,其他儒家子弟全都沉默不語,唯獨權萬紀這樣頑固死板之人,不管不顧沖上了最前。
李世民也頓時好奇道“這么說來,如今還不知道女方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