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臣要彈劾墨侯爺”權萬紀頓時興奮道,一眾御史也頓時摩拳擦掌,準備痛打落水狗。
然而李世民卻伸手一揮,制止臉色沉重道“那你可知擅自敲響聞登鼓是何等的重罪。”
墨頓點了點頭,鄭重道“微臣雖然沒有冤屈,然而韓家女卻有天大的冤屈,微臣乃是為其所敲。”
“韓家女”眾人頓時臉色一異,不由的古怪的看了墨頓一眼道。
“韓家女可是元宵之夜的女子”秦瓊不由的問道。
頓時所有朝臣不由豎起了耳朵,只有李世民心中有譜,知道真相。
墨頓搖搖頭說道“非也,在下和韓家女素不相識,今日也是初次聽聞韓家女之名而已。”
“那韓家女有何冤屈,為何不親自告官,卻由你來代替。”李世民沉聲道。
墨頓頓時悲切道“此事要從今早發生在長安城的血色婚禮說起。”
“血色婚禮”權萬紀聽到名字,頓時浮現出一股不妙的感覺。
隨著墨頓低沉的聲音,一個身世凄涼的豆蔻少女悲慘命運浮現出眾臣心中。
當聽到胡家女轎中自盡之時,哪怕是朝臣心志堅硬,卻忍不住心中一痛。
“如今韓父、胡家、朱媒婆都認為非自己之過,如今胡家女依舊暴尸街頭,暫且由長安縣衙收斂,微臣此舉并非為韓家女一人擊聞登鼓,而是為天底下像韓家女一般遭遇的女子,來請求陛下主持公道,此事到底是誰之過。”墨頓昂然道。
墨頓低沉的話語,猶如驚雷一般在太極殿內回響,所有朝臣頓時為之一片沉默。
一個豆蔻年華的少女香魂飄散,從法理上,逼迫女子的三人卻無一人有罪,而且像這樣的行為在整個大唐并不少見,只是他們沒有一個像墨家子這樣的人為其敲響聞登鼓而已。
“此乃朕之過”李世民豁然高聲道。
“陛下不可”群臣頓時大驚,連忙出聲勸道。
李世民搖搖頭說道“天下皆朕的子民,韓家女含冤而死,乃是朕之責任,朕并沒有盡到保護他職責。”
誠然韓家女的悲劇固然有各種因素,但是更重要的是她面對自己的婚姻根本沒有選擇的余地,唯有以死抗爭,此乃社會朝廷的責任。
“陛下,此乃歷朝歷代皆有之難題,朝廷也是屢禁不止呀”眾臣連聲勸道。
李世民深吸一口氣道“就是歷朝歷代皆有,如果我等一日不解決,日后定然也有無數類似韓家女的悲劇出現,朕既然已經知過,豈能一錯再錯。”
朝堂頓時一陣沉默,很顯然,以他們的眼光自然知道,目前大唐的婚約制度的確有不合理之處。
然而包辦婚姻最根源的問題,乃是儒家的三綱五常,包辦婚姻不過是夫為妻綱,父為子綱的延伸,若是貿然改動,恐怕將動搖儒家根基,這才是朝臣顧慮之處。
大朝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