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正頓時露出一絲得色道“墨子曰投我以桃,報之以李,墨家村給了法家獨立的審判權,法家自然會還墨家村一個朗朗乾坤。對了,這是老夫根據墨家村一年來的案例,改進的村規,還需要讓你過目。”
韓正嘴上說著讓墨頓過目,而實際上卻拿了很多份,早已經刊印完成的村規,顯然并非是只是要給墨頓看的。
墨頓識趣的遞給了李世民和一眾皇子,每人一份,大致看了一下,發現這些李義修改的村規和后世的治安管理條例極為相似,所管的都是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極為繁瑣,都是一些大唐律法所兼顧不到的地方,但是卻是關系著百姓日常的生活。
墨頓大致翻看了一遍道“總體上,學生并無意見,可以先拿給村民大會通過,試行一段時間之后,若無問題,就可以施行了。”
韓正這才滿意的點了點頭,對墨頓大力支持法家的行為極為滿意。
“為什么交給村民大會通過,以我看,此村規乃是條條入理,乃是治理村莊的上佳之選,直接下令即可了”李承乾不解的問道,朝廷制定律令歷來都是朝堂制定,哪里還有民間決定的道理。
墨頓耐心的解釋道“墨家村村規制定的目的,乃是管理墨家村,制定的村規村民自己同意之后,對于違反村規的村民進行處罰,他們不會再有怨言,也方便村規的推行,至于試行一段時間,則是在墨家看來,這世界上沒有任何事物是完美無缺,時過境遷,因地制宜,皆會有詫異,試行一段之后,如果沒有發現問題,那是皆大歡喜,發現問題及時改正,亡羊補牢猶未晚矣。”
“那如果是日后再發現問題呢”李承乾追問道。
墨頓毫不猶豫的說道“韓夫子將會專門負責修訂村規,遇到需要改動的條例的時候,則會審時度勢再次修改,交付村民大會討論。”
“那豈不是朝令夕改”李承乾心中頗為不贊同道,經常改動政令,乃是為政者最大的忌諱,此乃他多年皇家教育的道理,自然不會輕易被墨頓說服。
“修改村規大都是一年一次,大多數只是補充不完善的村規,或者是修改不適合的法規,如果對樹木修剪枝丫一般,只會茁壯成長,有利無害”墨頓堅持道,墨家墨守成規最終沒落,險些消亡,如今吸取教訓,自然不會重蹈覆轍。
二人相互爭辯,一方面乃是主張自己的觀點,另一方面同樣也說給李世民聽,如果朝堂爭辯一般。
二人一個主張力求穩定,一個是積極進取,誰也無法說服誰。
李世民不可置否的點了點頭,李承乾力求穩定并沒有錯,如今大唐幅員廣闊,一發而動全身,自然以穩定為主,而墨家村只不過一村之地,結構靈活及時調整積極進取,自然也沒有錯。
韓正看到李世民一行人離開法院,不由的心中頗為遺憾,李世民到底還沒有采納他的建議。
然而這一次他并沒有失望,有墨頓的支持,以墨家村作為法家的藍圖,他要讓世人看到一個不一樣的法家,一個人人向往的世界。
“以法治村”
“守法、懂法、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