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家伙就是趁黑山賊作亂攻打兗州他都沒有那么生氣,能打下來兗州,好歹能證他的本事,守不守得住再,至少曾經打下來過。
但是并沒有。
孫堅狗賊帶著他的糧草,跑去兗州,不回來了。
袁術本來被袁紹劉表氣的不行,難得大方放糧,想借烏程侯的兵馬讓劉表知道什么叫不該選錯路,沒想到最后不光沒能打得了劉表,還讓孫堅從他手里騙走了那么多糧草,反應過來之后立刻和兗州杠上了。
袁紹回去北邊和公孫瓚對峙,劉表自己沒膽派兵出荊州,京城那邊董卓和他手下的親信盡數被誅,朝廷被司徒王允把持在手中,誰都沒空耽誤他報仇。
董卓亂政只是,天下諸多州郡,紛紛興兵討伐,孫堅起兵不久先做了兩件大事,兵到荊州,逼殺荊州刺史王睿,兵到南陽,殺南陽太守張咨。
二人關系好的候,這些都是英雄之舉,是情中人,是值得上表稱頌的事情,二人關系不好的候,這些就是逆賊反臣之舉,隨意誅殺朝廷命官,不將朝廷放在里,其罪當誅。
袁術的理由找的非常好,試圖聚起周邊各路諸侯群起而攻之,只是中原戰亂已久,手里兵多的要么正和人打著抽不開身,要么躲在一邊兒觀望,不肯輕易戰隊,手里兵少的一二倒是挺積極,就是派不上什么大用場。
不管怎么,討伐孫堅的軍隊算是組建起來了。
之前關東聯盟,曹操是發起人,袁紹是曹操的好友,有曹操的偏心,聯盟盟主落到了他袁本初手上,現在討孫聯盟他袁公路是發起人,聯盟中各路人馬沒有誰身份比他尊貴,盟主之位自然非他莫屬。
長安朝廷如今已是岌岌可危,好在沒了董卓和涼州兵馬的威脅,老將皇甫嵩重新執掌兵權,至少能護得京都安寧。
王允刻關注著京城之外的情況,自董卓亂政一來,天下各路太守州牧都不再聽從朝廷命令,天詔書不知道送出去了多少封,回應的寥寥無幾,再派人去問罪,又只戰爭阻斷了道路,路上劫匪盛行,皇帝的詔書可能被哪山賊給搶了,根本沒有到達他們手上。
一二全是借。
王司徒在長安城一手遮天,身皇帝唯一的依靠,這些天可謂是風生水起,見不得半點挫折,奈現在朝廷自身難保,根本壓不住那些兵強馬壯的諸侯,他受了氣也只能忍著。
一二都是逆賊,等陛下長大平亂,現在不聽朝廷的命令,到候全都送上斷臺。
王允知道袁術要發兵攻打孫堅,還打著維護朝廷尊嚴的名義攻打孫堅老懷欣慰,覺得天底下那么多反賊,終于出了一一心向著大漢的好苗,立刻派人去壽春傳旨,授袁術左將軍,封陽翟侯。
萬萬沒想到,新任太傅馬日磾來壽春給袁術舉行封爵的拜授儀式,袁術直接搶了他的符節,轉把人關押了起來。
這苗,的確是好苗。
別人不聽朝廷的命令,好歹還找借敷衍一下,這位可好,上來就把朝廷的往腳底下踩。
王司徒差點被氣的吐血三升,馬日磾身太傅,三公之一,豈是他袁公路關押就關押的,什么了朝廷的征討孫堅,分他自己不把朝廷放在里。
馬日磾畢竟是錄尚書事的太傅,長安朝廷缺不得他,王允數次派人前往壽春要人,都被袁術不軟不硬的給擋了回去。
他忙著討伐逆賊孫堅,有什么事情等他打完孫堅再。
袁術這邊風風火火拉起大軍,兗州那邊的孫堅和曹操也沒閑著。
兗州境內的百姓實在太少,想要恢復生機不能只靠現在這些人,恰好青州黃巾軍肆虐,不少青州百姓拖家帶逃難出來,曹操一看有人,立刻派人去青州邊界招攬流民。
他們不怕人多養不起,就怕人不夠多。
兗州原本的官兵戰斗力實在太弱,曹操不準備直接用他們,他手下的兵不像呂布孫堅的兵一樣驍勇善戰,至少也得看得過去,不能是臨陣脫逃之輩,與其訓練現有的這些已經被打破膽的兵,不如重新招募新兵來訓練,原本的那些兵就劃出來土地讓他們種田。
人力非常重要,即便不會打仗也不能閑著。
原煥給的屯田之法相當詳細,但是落實到實處,細節方還是得曹操自己來調整,有孫堅麾下那些兵馬鎮守兗州,再有夏侯兄弟和曹洪曹仁于手下聽命,曹操一扎進內政的大坑里,將屯田事業進行的如火如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