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一來,董卓滅袁氏時找的謂“勾結亂黨”的罪名便和袁紹有關系,而袁術,以那小子的心性,以及袁隗對袁氏嫡系的厭惡,就算袁隗和聯盟有聯系也不會去找他。
畢竟在那位太傅叔父眼,袁公路和原主一樣,都屬于含著金湯匙出的人。
這樣的話,讓袁紹去并州和胡人干仗以及把袁術架空就已經足夠了,直接要了他們的性命,哪兒有讓他們出力干活來的痛快。
原主前對袁氏一族看的極重,袁本初和袁公路都是袁氏子弟,也算是讓他們為原主的夙愿盡一份力。
冀州本地豪族不可小覷,兗州有曹操和孫堅合作治理,可以說是相互牽制,也可以說是互相幫忙,暫時不會出大亂子,戲志的能力他看在眼里,只要他按住袁術的小心思,豫州和南陽短時間內也不會有問題,即便有,也能撐到他徹底掌控冀州后分出精力去處置。
等袁紹帶上人馬離開,冀州是他們接下來要打的硬仗。
郭嘉實也就是鬧鬧脾氣,被他們家主公溫溫柔柔的給臺階下,揚起下巴哼了一聲,眼神在旁邊三個人身上轉了一圈,看上去傲慢又欠揍。
像是被主人家精心喂養的貍奴,撓人一爪子還讓人哄,不然就跳到樹上不理人。
這脾氣,十年了真就從來變。
說了那么長時間,時候也不早了,原煥有留他們用飯,而是請楊彪楊司空到主院來,讓廚房做些適合年長者吃的菜肴為他接風洗塵,不能拿到任命書就把人拋之腦后。
楊彪身體強健,休息了一會兒后恢復精神,已經在莊子里走了一圈,看到這兒的百姓佃農殷實富足,心又是感慨又是悲哀。
感慨的是原煥這里治理的非常好,悲哀的是長安朝廷官員幾百,關百姓還著食不果腹的日子。
原煥的禮數一絲不茍,楊彪心對他感官更好,二人分開主客落座,簡單說了幾句話后,侍女很快食案擺好。
趕路的時候以填飽肚子為住,吃的肯定好不到哪兒去,楊彪這會兒的確是餓了,在侍女的服飾下凈了手,看到食案上圓滾滾的蒸餅還有叫不上名字的菜肴,拾起筷子夾菜入口,口感比以前吃他菜蔬鮮嫩清爽的。
原煥吃不慣麥飯,平時要么吃饅頭,要么吃湯面,配上廚房的好手藝,算是擺脫了吃食上的窘境,只是有些想念米飯的味,等閑下來想辦法讓人去南邊采買。
外面兵荒馬亂,除了背有靠山的大商巨賈,官上很少能見到別的買賣,而和富商巨賈做交易,稍有不慎就會被坑的滿頭是血,為了幾口吃的自找麻煩實在不值。
楊彪好些能好好吃上一頓飯,今兒這飯菜實在合他的口味,不知不覺間,食案上的菜肴和饅頭便被一掃而空。
老者經歷不少大風大浪,也不覺窘迫,神色如常放下筷子贊,“府上的飯菜的確是美味,安亭好口福。”
楊司空對入了眼的后輩很是通情達理,改名不是什么大問題,這不到半,稱呼就好像喊了好些年一樣熟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