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皇帝盯了坤氏很久了,久到對方對小趙王下毒手之前,各種準備,各種腹稿,早已爛熟于心,隨后就從兩月前的官眷遇襲案而起,先是整治都中防務,然后就是軍務,朝堂上下軍中營中像順藤摸瓜般扯出一大串的坤氏黨羽。
坤國舅奮起反擊,兩黨互相撕咬混戰,整個陽都腥風血雨一大片。
雙方各有損傷,而爭至最后,坤氏還是要遜于皇權的。
畢竟皇帝登基已久,大義,權柄都在他手上。
第一輪的混戰,最后以坤國舅核心心腹、坤氏麾下最重要的大將之一、手掌京營十四衛核心兵權的龍鑲大將軍吳祁琮伏法身死告終。
而這個最大損傷,正是由楊延宗主刀的。
在這里,很值得一提的是,楊延宗表面和坤氏已“勢成水火”了。
坤國舅和楊延宗季元昊已經有了舍不得孩子套不了狼的共識,沒有了楊延宗,也會有其他人主刀,既楊季二人被推著走到這一步,那不如忍痛便宜了自己人。
事發當天,楊延宗親自帶人赴京營鎖拿吳祁琮,坤國舅快馬趕至,被逼到了這一步,他雙目充了血,死死瞪著楊延宗“好,很好姓楊的你給我等著,”他恨極,“我倒要看看你這條走狗最終能落得一個什么樣的下場”
楊延宗冷冷挑唇“那就拭目以待罷,希望,坤國舅有親眼目睹的那一天。”
雙方火花四濺,坤國舅眉目掩不住凜冽刻骨的恨意。
楊延宗一揮手,在在場者掩不住憤恨的目光中,下令將吳祁琮卸甲押上囚車
押返陽都。
這雖然是彼此心知肚明的共識,但蘇瓷還不禁有點擔心,“坤國舅會不會記恨在心啊”
楊延宗連日在外忙碌,好不容易才抽空回府梳洗換身衣服,他重新穿戴整齊扣上袖口,“不知道。”
“暫時不會。”楊延宗淡淡道。
至于秋后,又或許將來在吳家人的反復哭訴提醒中會不會生出什么的話,就很難說。
“以后的事,以后再說。”
這是他目前必須要做的,老皇帝盯著呢。
什么都不干,光口頭效忠,又有什么用。
而取得老皇帝的初步信任,才是楊延宗及季元昊目前必須要完成的。
然不得不說,行動才是打消人戒心的最有效舉措。
說一萬句,都不如實際上的行動。
楊延宗及季元昊這兩把刀,老皇帝使用至今,是相當滿意的。
而前者,表現可圈可點,狠戾無情,與坤氏勢成水火劍拔弩張。
尤其是楊延宗親自拿下吳祁琮之后,老皇帝對他,才算真正放下一點心。
老皇帝高居御座之上,如今的御座燈光都比較昏暗了,昏陳的燭光照在老皇帝已經有些佝僂的背上,他渾濁眼珠一動不動,卻依然那么讓伺候宮人屏息繃弦,宮人小心翼翼上了茶,垂首退到墻邊。
老皇帝靜靜聆聽完暗衛對現場的轉述,黃得衛拱手道“陛下,依臣看,這楊季二人倒確實是對那坤氏恨之入骨了。”
老皇帝點了點頭。
他揮揮手,讓暗衛退下。
片刻,老皇帝冷哼一聲“算他們識相。”
如此一來,這兩人倒也能進一步用用。
“坤氏”
老皇帝冷冷一笑,這個從開國盤桓至今、膽子越來越大甚至僭越皇權膽敢不臣的頂級權臣世家,也是時候連根拔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