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陰似箭一般穿過時空,又到了秋收之季,沈笑今天剛剛把今年種的春玉米和夏玉米進行比較。
兩季玉米的成熟時間不太一樣,但是相同的是它們的畝產都不太高。
春玉米,她當時挑了空間里一千粒種子,種了五百穴。標記為甲類植株。
另外十二根玉米也只種下了五百穴。標記為乙類植株。
收獲時,空間里種過一季的,明顯比原始種子的產量高,一根玉米棒子上的粒數平均多出了二十粒。
后來,她再種植夏玉米時,她還按這種方式對比。
結果是空間里出品的種子,完勝原始種子。
當然,經過間苗,追施的春玉米也有一絲進步,只是產量依然不高。
有部分甚至結的粒更小,玉米棒心也細的很。
周氏看著沈笑把收起的玉米粒標記分開后,問道“七兩,畝產能有多少。”
沈笑推算了一下,道“甲類畝產能有一百三十斤,乙類畝產一百零九斤。”
“那就種甲類。”周氏果斷選擇,“昨天晚上吃的棒子面兒糊糊,昌林嚷嚷著還要吃。”
“昌林呢自從小家伙會走之后,我總見不著他。”沈笑發現,小孩子學會走路之后,有很長一段時間,都熱情的探索走路的樂趣。
她總覺得一個轉身,小侄子就換地方了,明明走的不穩當,她卻總是得跑著追。
周氏打好水,和沈笑一起洗手后道“和爹去半坡地了,今年家家都種了紅薯,人多正熱鬧著呢。”
“蒸紅薯蒸紅薯。”昌林的聲音從影璧后傳來。
沈笑迎上去抱起他道“你拾了幾個紅薯呀”
昌林伸去小手,左手點右手“一二,一個。大的。”
沈大伯呵呵的笑著,“他自己拾到一個。”
“快來給他洗洗手,在地里抓住誰籃子里的紅薯,都要玩一會兒,你看他那小瓜子,又粘又黑。”管氏提著一籃拾到的紅薯進來到。
沈笑跟上一看,“伯娘,怎么一上午才拾這么點”
“今年的秧苗,咱們和村長幾家,每戶給他們勻點,家家都種,但是他們都只種了半畝一畝的。
誰會舍得把吃的丟到地里。
也就你窮大方,去年讓全村人到地里拾紅薯,今年,咱們家一挖完,人后面就進地里拾了一遍。”管氏洗好手臉,坐在凳子上道。
“伯娘,咱們今年種的也不少,種了十幾畝呢。
再說,咱們還賣給外村人不少秧苗。
算一算,也掙不少了。”
沈笑抱著侄子,讓大嫂給他洗臉。
小家伙兒卻兩手在盆里使勁的拍,濺出好多水。
看到姑姑居然被水濺到閉上眼睛,昌林拍的更起勁兒了。
周氏一把抱過他,啪啪幾下打到屁股上,他瞬間老實了。
管氏對小孫偷瞄自己搬救兵的眼神,絲毫不回應,她道“那是大棚和玉米占了地,還有二號地也種了些桃樹枝。
不過不種那么多也應了,聽說,今年林縣尊在各村收走的種薯,都是一文錢三斤了。”
沈大伯嘆道“種的人多了,價錢就會降。
今年咱們春小麥的收成不錯,可是到了糧商收購時,卻比往年又低了一文。
多打的這部分糧食,里拐外拐,還是沒掙到錢。”
“大伯,林縣尊后來不是專門從京城找來了大糧商收糧”沈笑從堂屋搬出來桌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