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嫂子很熱情的道“七兩,找你拾哥哈事我們娘幾個,也能幫把手。”
“沒啥事,我先走了。”沈笑看出,拾嫂子并不反對女兒進京入學,心里更加不得勁。
她轉身離開,留下幾個丫和拾嫂子面面相覷,一頭霧水的。
沈笑又來到族學,門口有沈忠守著,他道“七兩,找你大伯嗎”
“忠大伯,我找七太奶,她在這嗎”
沈忠指了指緊閉的大門,道“都在里面商量事情呢。”
沈笑看了看,就決定坐在門墎上等。“忠大伯,我能在這等嗎”
“那有啥不能的。”沈忠不反對,大門那么厚,人又都在房里,這里什么也聽不見。
那是別人,沈笑想聽,自然能聽到的。
她盤腿坐下,手托著下巴,看似眼睛看著遠處,實則運轉靈力,偷偷聽里面的談話。
先是聽到幾個人交頭接耳的議論,然后就聽到院內七太奶的話音。
“時移世移,族規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大齊早就沒有了,為什么還要守著這條規矩。”
福太爺卻道“咱們讓女娃娃識字,是為了讓她們識禮數,知人情。
不是為了讓她們進宮當差的。”
“你怎么知道會進宮,現在不考女官,四丫在書院多學些學問或技藝,將來可以回來接我和七嫂的班。”福太奶顯然有不同意見。
福太老將茶碗擱下,道“老四就是想到了這一點,才把大家召集起來的。
我們現在不就是在商量嗎不考女官的皇家書院,到底適不適何沈家的孩子們去。”
另一位族老道“皇家書院的女學,多數都是富貴人家的孩子。
咱們的孩子們進去,多半會要倚靠別人,就和當年的那位一樣。
她入學不久,就與廢后相近,不然那么多女官,憑什么她一進去,就到了景陽宮”
“也只她一個而已。”七太奶道“現今大周重開女學,書院一切都與百多年前的書院不同,很多都借鑒了前朝女帝時規制。”
沈村長道“七奶奶,那是因為咱們村就考上這么一個。
本來是件令人欣喜的事,誰想到十幾年后,卻讓我沈氏差點一闋不振。
她家那一支倒是流放了,我沈氏也差點傾家蕩產。
三十年,兩代人無法科考,此后,我族內再也無力供養出一個舉人。”
“機會難得”七太奶不想放棄。
“七嬸。”沈四爺說話已經漸漸清晰,只是有點慢,“四丫從書院里出來,如果讓她回來村里,她愿意嗎
見識過外面的繁華,誰也不會甘心的。
現在不再考女官了,四丫真要去,也未必不可以,但是,她需得學成之后,回來族學。
這個小拾同意,四丫將來也不見得愿意。”
“各位長輩,四丫不去了。”沈拾的高興變成了害怕。
沈笑在外面聽著,覺得長輩們還算開通,沒有非要死守過時的族規。
不過,他們就那么肯定四丫能考進去嗎
離開沈家村的四丫,會不會想回來
“好了。”院內沈四爺的聲音又傳來,他這個老族長,比沈村長這新任的族長有權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