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笑兄妹,也都眼睛閃閃的盯著朱老板看。
“哈哈哈。”朱老板被他們的神情逗樂,連日來壓在心頭的不憤,好似散去一絲。
他道“我自是希望盡情前去,可家里有上千畝地還未收成。
需得秋收之后,交完了秋糧賦稅,才能起程。”
沈笑明白了,這是秋收之后,準備賣些秋糧做本錢。
而且,朱老板不像他弟弟有舉人功名,他需要交賦稅的。
她問道“朱老板今年種了不少紅薯,不知能否賣給我們作坊”
“我正有此意,家里有二百畝地種了白薯,到時想請你們作坊代為制作粉條。”朱老板起先想學這制粉條的方法,其它縣的農商在縣衙后街交錢學制粉條時,他也派人學了。
可惜學會的人,被自家老太太分給幼弟了。
與其再派人學了,到縣城以外去開個小作坊,不如直接找沈家代工。
他道“我會派人將薯送來,不用你們再跑一趟。
一斤粉條的代工費用,不知三文可否”
沈笑核算了一下,以往作坊賣的粉條,一斤批給朱老板八文錢,雙方都能掙四文錢。
沈曜咳了一下,道“朱老板,這個一會兒我找作坊的人和您談。
剛剛念哥兒說的同行,不知您覺得怎樣”
朱老板沉吟片刻,道“那等到收完秋,我們一起合計一下出行的路線。
每年進入十月下旬,運河北段就會結冰,到時從京城到德州,我們需要走陸路的。
我是打算在十月上旬,就整裝起程的。
如此,明年二月之后,可以選擇海運歸來。”
雙方約定好,重陽節之后,再一起商議具體的出行方案。
沈曜親自送朱老板找沈村長商議代工的事情。
他們離開后,程懷謙與沈笑道“你也要去泉州嗎”
沈笑很想去,“那時農閑了,家里的事情也不太用的上我。”
“可我看,曜哥兒也是很想去的。
你們兩個都離開家好幾個月,大伯和伯娘會同意嗎”程懷謙表示懷疑。
“慢慢說服他們唄。”沈笑自己都想出去轉轉,當然不會攔著三哥,道試明年六月才舉行,多出門走走,對三哥也很有幫助的。
“念哥兒,今晚上你得幫我收玉米紅薯。”她說的是空間里的。
“那沒有問題。”程懷謙隨著她出房門,看看天色道“七兩,這天明顯比早上陰的重了,打谷場的玉米棒子,還是收起來穩妥。”
沈笑看了看天,感受著陣陣涼風,確實,這會才剛剛未時,天陰陰烏烏的,可是太陽也會偶爾露一下臉,好像調皮的孩子,在和大地躲迷藏。
她嘆道“四個多月沒有下雨了,希望不會是大雨,好歹等收了莊稼再下。
一會兒,看看情況,再決定收不收。”最怕費勁收起來了,它天又放晴了。
所以不滴雨滴,打谷場上的豆子,玉米,高粱,是不會有人收的。
心里正這樣想,就覺得有什么打到了鼻尖上。
“快走。”沈笑一拍程懷謙,就要向打谷場跑去。
正在此時,昌林的哭聲傳來,“娘,娘,奶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