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嵩在離開陳倉之后沒多久,京兆尹蓋勛便率領長安守軍來到了陳倉。
得知蓋勛率軍到來,王凱立馬出營迎接了蓋勛。
蓋勛看到王凱后,連忙上前說道“王將軍,不知貴部可否做好了出征的準備”
“蓋大人且放寬心,我部將士俱已整裝待發。”
“如此便好,董卓欲遷都長安,我們可即日進兵函谷關駐扎,截斷董卓后路。”
“蓋大人,事不宜遲,我們即刻出發。”
之后,蓋勛率領長安五千守軍加入了王凱所部。
至此,王凱所部的兵力達到了四萬五千多人。
隨著蓋勛和王凱合兵,董卓布置在三輔地區的眼線立馬便將消息傳回了洛陽城。
當董卓得知蓋勛率部與皇甫嵩部合兵一處時,他立馬便明白皇甫嵩和蓋勛是打算響應盟軍出兵了。
隨即,董卓立馬召開了緊急會議。
到會的人包括李儒、李傕、郭汜、呂布、張濟、樊稠、徐榮、胡軫、華雄、段煨等人。
至于董卓的女婿牛輔因率軍平叛河東郡白波谷黃巾余孽而未到場。
待麾下將領盡數到齊之后,董卓立馬言道“諸位,關東盟軍已經逼近了洛陽東門戶虎牢關,西面的皇甫嵩和蓋勛又起兵呼應,他們必定會搶占函谷關,截斷我軍退路,爾等認為吾該當如何”
聽到這里,眾將都是大驚起來,因為他們雖然知道盟軍的情況,卻還并不知道西面的情況。
這時,李儒立即出聲道“主公,皇甫嵩與蓋勛當真出兵了”
“千真萬確。”
“主公,若真如此,我們必須搶在皇甫嵩和蓋勛之前占領函谷關,如此,可保遷都長安之事順利進行,不然,我等便會陷在洛陽寸步難行。”
“文優所言也是吾之所想,不知哪位將軍愿意率兵趕往函谷關”
聽到這里,眾將都有所猶豫,畢竟去往函谷關要與當朝名將皇甫嵩對戰,勝了還好說,但若是敗了,他們根本經不起這樣的后果,畢竟函谷關事關董卓部下所有人的生死。
董卓見眾將都有所猶豫,他頓時怒道“爾等這是這么了皇甫嵩之名就這么讓你們害怕嘛”
被董卓這么貶低,呂布頓時起身請命道“義父,皇甫嵩不過是一老卒,孩兒愿往函谷關。”
見呂布主動請纓,董卓欣慰的笑著說道“有奉先吾兒出馬,吾可以放心了。”
就在這時,李儒出來插話道“主公,臣不贊同由呂將軍出馬。”
呂布見李儒這么說,立馬接道“李先生,你是看不起我呂布嗎”
“非也呂將軍武藝當世無雙,李儒怎會看輕。”
“那李先生為何不贊同”
李儒隨即對著董卓說道“主公,皇甫嵩與蓋勛雖舉兵而起,但未必不能迅速平定,畢竟天子在我們手中,我們可用天子名義斥責他們讓其罷兵,而關東諸侯則并不然,他們的兵力遠勝皇甫嵩和蓋勛,臣認為像呂將軍這樣的無雙猛將應當用來抵御關東諸侯。”
呂布見李儒恭維自己,他頓時也不再生氣。
而董卓沉思了李儒的話后也覺得有理,便讓呂布退了回去。
緊跟著,董卓再次詢問起了何人敢出戰皇甫嵩。
恰在這時,有士卒急匆匆的趕到議事廳向董卓稟報了皇甫嵩到洛陽城的消息。
董卓和諸將聽完士卒的稟報后都是愣住了,因為他們剛剛還在議論皇甫嵩出兵呢,可皇甫嵩就這么突然的來到了洛陽城,那舉兵的又是何人呢
陷入迷茫的董卓隨即讓諸將先留在議事廳,而他則是趕到了西城門。
當董卓見到城門處的人的確是皇甫嵩時,他突然大喝道“大膽皇甫嵩,你抗旨不尊,還敢孤身入京,來人,給我將皇甫嵩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