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一些不愿再過刀尖上生活的士卒見徐晃帶頭反叛時,這些士卒想都沒想便跟著反叛了起來。
見此情形,郭太大怒道“徐晃,汝要當叛賊嗎”
“郭太,你本就是叛賊之身,有何顏面說我是叛賊,我這是棄暗投明。”
“氣煞我也,眾將士給我殺過去。”
郭太麾下的嫡系士卒得令后立即便掩殺了起來。
再說楊奉見到徐晃臨陣倒戈時,他猶豫了一下后跟著舉兵而起,因為他一直都對郭太十分不滿。每逢戰事時,都是他的部隊搶先出手,這樣也就算了,哪知郭太戰后封賞時還重點照顧自己的嫡系部隊。
隨著楊奉也舉兵而起,天子劉協這邊的兵力頓時暴漲了起來。
眼看著徐晃、楊奉二人在自己的面前臨陣倒戈,郭太當真是氣炸了。
緊跟著,郭太立即令麾下將士全力沖殺了起來。
再說朝中大臣們見到徐晃和楊奉臨陣倒戈后,他們立即來到了劉協的身前向其建議趁機逃跑。
劉協仔細的思慮了一番后覺得保命要緊就同意了下來。
不一會兒,朝中大臣們便開始護送著劉協撤退。
再說為劉協擋劍的楊奉見天子絲毫不關心自己的死活時,他頓時有些后悔中途倒戈,但現在后悔也沒什么用了,他只能硬著頭皮做下去。
緊跟著,楊奉來到了徐晃的面前說道“公明,郭太部人多勢眾,天子也帶著部下跑了,我們也速速撤走吧”
徐晃聽后,立即掃了一眼后方。
當徐晃見到天子如此做派時,他的一顆忠君愛國之心瞬間冷卻了下來。
隨即,徐晃回道“揚大人,既然天子跑了,那我們就追上去吧,若是郭太部掩殺過來,我們也能有點援軍。”
楊奉想了想采納了徐晃的提議。
隨著徐晃和楊奉部撤離,郭太也是終于率部殺過了十三里橋。
而后,郭太怒不可遏的要求麾下部眾追殺起了叛徒楊奉、徐晃和天子劉協。
劉協等人未能通過十三里橋后,大家只能原路返回。
與此同時,秦瓊與孫堅部在與董卓激戰了一陣,兩軍還是斗了個旗鼓相當。
眼看著戰事焦灼,秦瓊很快便派人去向王凱求援了。
再轉回洛陽東側這邊。
盟軍主力與李儒率領的西涼軍又大戰了一會兒,盟軍終于支撐不住開始潰散。
見此情形,諸侯們頓時各自率部撤離了起來。
李儒見盟軍終于潰散了,他立即率部撤回了城內并往董卓那邊趕去。
至于盟軍這邊,諸侯們被西涼軍打散后,大家都是不敢戀戰,直接后撤了數百里。
再說王凱,當他發現盟軍全都潰逃后,他立即便率軍往西側趕去。
而京兆尹蓋勛在見到王凱部的行動后,他立即也是率部追了上去,因為他的根基在西面。
就在王凱率部繞路的時候,他也是收到了秦瓊發來的信息。
得知董卓正在與自己麾下部眾死磕,王凱心疼那些精銳士卒立馬便加快了速度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