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賈詡退下,董卓立即傳令全軍再次備戰起來。
得到董卓的軍令后,李儒連忙趕去拜見了董卓。
董卓見李儒趕到,他立即說道“文優,你來的正好,剛才賈詡出使歸來了,他說馬騰和韓遂已經舉兵而出朝著長安趕來,你現在速回洛陽城準備遷都一事,待我消滅了長安城內的王凱與蓋勛之后,你就率領文武百官和天子遷都長安。”
“臣領命”
答應下來的李儒隨即便辭別了董卓。
再說長安城內的王凱與蓋勛見到董卓時隔多日后再次調遣兵馬時,蓋勛很是擔憂的向王凱說道“王安西,這董賊多日未曾攻城,今日卻又調遣起了兵馬,此事必有蹊蹺,不知王安西可有什么想法”
“蓋大人,吾暫時也摸不清楚董賊的想法,我們只能靜觀其變了。”
見師從皇甫嵩的王凱也猜不出董卓的想法,蓋勛無奈的嘆息了一聲然后回了一句“也只能這樣了。”
數日后。
隴西郡的馬騰部率先趕到了長安城的西城門外。
西城門的守軍見到城外出現了敵軍時,守城將士立即便將消息傳到了王凱與蓋勛的耳中。
王凱和蓋勛得知西門外也出現了敵軍時,蓋勛立即對著王凱說道“王安西,你在此稍候,我去西城門看看情況。”
“那就有勞蓋大人了。”
蓋勛隨即從東城樓來到了西城樓并查看起來。
當蓋勛見到城外的大軍出現了馬字大旗時,他想了想便大呼了一句不好,然后便急匆匆的趕回到了東城樓向王凱說道“王安西,大事不好了”
見蓋勛慌里慌張的,王凱很是疑惑的問道“蓋大人何事驚慌”
“王安西,西城門外的敵軍是涼州叛軍馬騰部。”
突然聽到這個消息,王凱也是驚呼起來“什么涼州叛軍怎會在此若我等兩面受敵,堅守長安便是下下之策。”
“王安西,涼州叛軍出現絕不是什么好事,吾懷疑董賊是招安了這些叛賊。”
“若是如此,那我們面對的敵軍將會成倍的增加,這對我們堅守長安來說是一個不小的考驗。”
“王安西,那我們接下來該怎么辦”
“蓋大人,面對如今的局面我有上中下三策,上策是趁涼州叛軍立足未穩時殺出城去,再伺機而動;中策是堅守長安再派人去向諸侯求援;下策就是死守長安等到來年開春。”
“下策不可取,上策要放棄長安的話,我們便沒了糧餉,也就中策可用了。”
“蓋大人,若選中策,那我們要速速派人前去聯絡眾諸侯。”
“王安西稍候,我現在就去寫信求援。”
待蓋勛離去,王凱立即召來了羅成與秦瓊二人,然后王凱對著他們說道“叔寶、士信,你們速去整頓大軍,待時機成熟,我們便出城突圍。”
秦瓊和羅成得令后立馬領命而去。
這個時候,王凱在心中想到蓋大人,對不住了,堅守長安實乃不智之舉,一旦涼州叛軍和董賊徹底形成合圍之勢,那我們就算想要突圍也不成了。
再說蓋勛回屋連寫了數封求援信后,他立即派出了信使往北門和南門出城而去。
安排妥當之后,蓋勛再次來到了王凱的面前并告訴了他信使已派出。
王凱得知信使已出,他立即回道“蓋大人,既然信使已派出,那吾便率部去往東城樓駐守,畢竟我與涼州叛軍打過許多次照面,我對他們比較熟悉,西城樓這邊就勞煩蓋大人守備了,我會留下一萬人的北軍精銳交由蓋大人指揮。”
“王安西,就這么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