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決戰了一場后,王凱和孫策很快便各自收兵折返了回去。
回到大營的王凱立即召集了麾下群臣并說道“諸位,今日一戰我軍雖然占據風,但沒想到江東步卒雖然戰力不強卻韌性十足,繼續與孫策硬碰硬實在不是明智之舉。”
聽到這話,郭嘉向王凱進言道“主公,臣有一計可破江東軍。”
“奉孝請說。”
“主公,西陵縣雖然是江夏郡郡治,但此地卻只從陸路連接江東領地,而且這中間還隔著一座大山,江東軍的補給來源必定是走水路,臣以為我們可以派遣一支偏軍攻打下雉縣。”
“下雉縣乃是江東軍進入江夏的關口所在,只要我軍拿下了下雉,孫策必定倉皇撤兵。”
聽完郭嘉之言,王凱立即命人取來一份江夏郡的草圖。
待王凱仔細的觀察了一下,他頓時開口道“下雉縣的地理位置的確很重要。”
緊跟著,王凱對秦瓊說道“秦瓊聽令。”
“末將在。”
“吾命你率領兩萬人馬突襲下雉縣。”
“末將遵命”
領命之后的秦瓊很快便出發向著下雉縣殺去了。
與此同時,孫策這邊在回城之后,周瑜也是向孫策進言道“主公,今日一戰我軍雖然抵擋住了王凱的進攻,但臣以為王凱絕對不會再這樣僵持下去。”
“公瑾,你有何想法”
“主公,王凱在西陵縣與我軍僵持的夠久了,今日一戰他沒能擊潰我軍,那么他必定會另辟蹊徑。”
“另辟蹊徑”
“正是,臣以為王凱接下來的目標必定會轉向下雉或者蘄春縣,此二地乃是我江東軍進入江夏郡的門戶所在,一旦這兩地任意一縣陷落,王凱軍便可沿江封鎖。”
聽到這里,孫策也是大感不妙。
“公瑾,那你可有破解之法”
“主公,臣以為王凱要想突襲下雉或者蘄春縣必定會走陸路,我們只需增兵下雉縣,那么王凱便無法斷我軍的后路。”
孫策聽后毫不遲疑的贊同了下來。
緊跟著,孫策詢問諸將誰人愿意鎮守下雉。
這個時候,黃蓋站了出來請纓了。
孫策見狀立即給黃蓋下令讓其前往下雉縣駐扎。
黃蓋領命后也是立即出發了。
因為周瑜算到了王凱的打算,秦瓊率部殺到下雉縣時,黃蓋也早已加強了下雉縣的守備。
最終,王凱和孫策的戰爭任然沒有發生改變。
雙方就這樣僵持了大半年的時間。
眼看著秋收將至,王凱無奈的下達了撤兵的命令。
隨著王凱撤軍,孫策這邊也是長舒了一口氣。
就這樣,王凱和孫策圍繞著江夏郡的戰事再次無疾而終。
王凱留下了必要的防備后便啟程返回了長安。
同時,王凱也是傳令讓薛禮撤兵歸來。
再說孫策見到王凱無奈撤兵后,他立即找到了周瑜并對其說道“公瑾,如今王凱雖然撤兵,但他對江夏郡的野心絕對不會終止,你認為接下來我們應該如何應對”
“主公,為今之計只有和曹丞相議和將北面的江東軍解放出來,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全力以赴的迎戰王凱。”
孫策聽到這話后一時間還是拿不定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