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策這邊奪下西陵之后,他當即讓大軍修整了起來。
同時,孫策找來了周瑜商討接下來的進攻路線。
“公瑾,如今我們已經奪取西陵,接下來我們是一路向西攻打南郡還是北南陽與魏軍聯合”
“主公,雖然我們與魏王達成了同盟協議,但我們畢竟分屬不同陣營,與其和魏軍一起攻打南陽,還不如主攻南郡的方向。”
孫策見周瑜并不主張北,他當即決定向西攻取南郡。
隨后,孫策留下了韓當、丁奉二人駐扎西陵。
而他自己則帶著步兵向西前行。
至于周瑜,他則是率領水軍繼續沿著長江而。
待東吳軍離開西陵縣后,坐鎮襄陽的薛禮收到了來護兒的急報。
當薛禮得知吳軍竟然攻克了西陵時,他也是大驚失色,因為西陵乃江夏的門戶所在,如今西陵丟失,那么吳軍便可源源不斷的進入江夏。
感到事情嚴重的薛禮已經無法在襄陽繼續安坐了。
隨即,薛禮帶領一萬八千人向著江夏郡支援而去。
余下的二千人薛禮交給了郝昭讓其坐鎮襄陽。
待薛禮領兵離開襄陽后,比陽縣的曹軍終于要有所行動了,因為曹仁已經得知吳軍攻占西陵的消息。
收到消息后的曹仁立即召集了荀攸、越兮和蔡陽三人。
隨著三人到齊,曹仁立即將吳軍攻占西陵縣的消息告訴了他們。
然后,曹仁詢問起來“諸位,如今吳軍已經有所建樹,我們也不能繼續呆在比陽縣按兵不動了。”
聽到這話,荀攸當即說道“曹仁將軍,我們的確不能再按兵不動了。”
“荀軍師,那你覺得我們接下來應該如何進軍”
“曹仁將軍,吳軍攻占西陵,那么襄陽城內的夏軍必定會往江夏增援,如此一來,南陽郡的兵馬便會短暫的失去援兵,吾以為我們可以兵分兩路。”
“一路進攻新野斷掉襄陽城增援宛城的路線,另一路則強攻宛城。”
曹仁仔細的想了想荀攸的計策后,他最終還是采納了。
隨即,曹仁命蔡陽領兵兩萬進攻新野,而他自己則帶著荀攸、越兮和六萬大軍向著宛城進發。
曹軍分兵之后,錦衣衛迅速將消息傳到了新野城中。
當長孫晟得知曹軍兵分兩路開始進軍后,他也是察覺到了一絲不妙。
緊跟著,長孫晟立即召集了魏延、張須陀和向寵三人。
待三人到齊,長孫晟立即對三人說道“諸位,錦衣衛密探傳回消息,駐扎比陽縣的曹軍兵分兩路離開了縣城,吾認為曹軍此舉定是為了進攻新野和宛城。”
聽到長孫晟這么說,魏延當即接道“長孫將軍,既然如此,那我們現在就回援宛城吧”
長孫晟聽后當即說道“雖然馳援宛城刻不容緩,但新野縣也不容有失,不知哪位將軍愿意留下鎮守”
聽到這話,魏延立即請纓出戰了。
長孫晟想了想卻不放心魏延留下,因為他覺得魏延的心氣有些高容易中計。
最終,長孫晟選擇了向寵。
“文長,你頗具武勇,守衛宛城尚需你的助力,這新野縣就由向校尉來鎮守吧”
魏延和向寵聽后都很意外,但他們二人卻還是允諾下來。
緊跟著,向寵又向長孫晟請命留下張須陀。
長孫晟因為不清楚張須陀的實力,他最后毫不猶豫的答應了下來。
最終,長孫晟帶著魏延和三萬兵馬向著宛城歸去,而向寵和張須陀二人則領兵一萬駐扎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