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壽春這邊。
隨著曹仁與徐晃合兵,曹仁讓大軍休整了一下便召集了諸將。
“諸位,如今大軍已經休整完畢,吾有意即刻出兵渡河,攻打壽春。”
眾將聽后紛紛表示贊同。
這個時候,荀攸進言道“曹仁將軍,我軍十萬兵馬陳兵在此,周瑜一定已經收到消息,吾認為要想渡河還需謀劃一番。”
“荀軍師有何高見”
“曹仁將軍,東吳水軍十分厲害,他們必定會在江面巡邏,我們要想渡河應當聲東擊西。”
“此話何解”
“曹仁將軍,我們應當先派一支兵馬吸引吳軍注意,然后再派大軍偷渡。”
曹仁考慮了一下當即同意了荀攸的建議。
隨即,曹仁下令讓徐晃領兵擔當佯渡的任務。
徐晃得令時也是立馬接下。
翌日。
徐晃帶兵五萬開始準備渡河。
壽春城內的周瑜收到消息后,他立即派出了丁奉領兩萬水軍在淮河巡邏。
當丁奉發現了準備渡河的魏軍兵馬后,他連忙下令讓水軍士卒開始放箭了。
已經登小船的魏軍士卒遭到吳軍的攻擊后,他們完全無法更進一步。
徐晃見狀只得無奈的下令收兵了。
退兵過后,徐晃回到了魏軍大營向曹仁匯報了戰況。
當曹仁得知東吳的水軍在淮河巡邏時,他再次召集了眾人商討對策。
荀攸得知徐晃連佯攻的任務都無法完成時,他再次深思了起來。
過了一會兒,荀攸提議道“曹仁將軍,看來要想渡河不能只靠小船了。”
“荀軍師的意思是”
“吾認為,我們需要一些大船。”
“荀軍師,可現在這點時間根本就來不及建造大船啊”
“曹仁將軍,我們不必去建造戰船,只需募集大一點的商船然后用鐵索連環,如此一來,我軍便可渡過淮河。”
曹仁一聽仔細的思索了起來。
最終,他還是同意了荀攸的提議。
隨即,曹仁派出了諸將開始募集商船。
魏軍士卒行動起來后,壽春城內的周瑜很快便收到了消息,因為他早就派出了吳軍斥候密切關注魏軍的動向。
當周瑜得知魏軍正在搜集大的商船時,他頓時感慨起來“看來魏軍總算是明白用小船是無法偷渡的,只可惜,你們就算募集到了商船還是無法奏效,畢竟水是我東吳的天下。”
感慨之后,周瑜一面給丁奉傳信一面繼續加固起了壽春城的防備。
說完壽春這邊的情況,再轉向廣陵這邊。
曹操親率大軍殺至廣陵城下后,他迅速下令讓將士們安營扎寨了起來。
孫策看到魏軍在城外扎營時,他頓時對身邊的魯肅說道“子敬,這城外便是曹操率領的大軍,不知你可有好的辦法退敵”
魯肅觀察了一下魏軍的大營后,他當即回道“主公,這曹丞相親自領兵前來,我們不宜主動進擊,如果失去了廣陵縣,我們便會徹底失去淮河防線,如此一來,東吳就真的到了生死存亡的境地。”
孫策聽后卻不怎么滿意,因為他的想法是正面迎戰魏軍。
魯肅察覺到孫策的不滿意時,他并未再說什么,因為孫策的性子十分要強,如果他逼著孫策,孫策很可能會反其道而行之。
孫策考慮了許久終于還是決定聽從魯肅的建議。
緊跟著,孫策下令讓將士們緊閉城門不得出戰。
與此同時,曹操這邊也召集了麾下群臣商討起了破城良計。
“諸位,如今我軍已經殺至廣陵城下,只要我們能奪取廣陵縣,廣陵郡便會再次回到我的手,不知大家可有良策破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