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仁軌安頓好了孫策之后,他立即派人將消息傳往了襄陽城。
不到三日,王凱便收到了劉仁軌的匯報。
當王凱得知孫策竟然帶著部眾來投時,他一時間也是吃驚不已。
待王凱緩了緩,他立即召集了麾下的五位參軍前來議事。
五位參軍先后來到議事廳后,王凱立即將劉仁軌報的情況告訴了他們。
參軍們聽完也是吃驚不已。
緊跟著,郭嘉立即向王凱進言道“主公,這孫策既然是前來投奔,那便說明東吳只怕是被北魏大軍拿下了。”
“奉孝,那你覺得我應不應該見見孫伯符。”
“主公,臣以為可見。”
王凱聽后也是在心里盤算了起來。
這個時候,龐統卻提出了不同的意見。
“主公,臣以為您大可不必接見孫策。”
“士元何出此言吶”
“主公,臣有預感,孫策此次前來絕對不是投靠那么簡單。”
王凱見龐統說的這么嚴重,他一時間也是躊躇了起來。
諸葛亮見狀頓時站了出來進言道“主公,臣也有同感。”
聽到諸葛亮的話后,王凱更加躊躇了。
徐庶和法正二人見到王凱十分猶豫,他們二人也是思索了起來。
過了一會兒,徐庶向王凱進言道“主公,臣以為龐參軍和諸葛參軍的擔憂雖然有些道理,但我軍畢竟實力雄厚,臣以為主公大可不必太過擔憂,就算那孫伯符有什么小九九,我們仍然可以一力降十會。”
法正一聽跟著表示自己贊同徐庶之言。
王凱見狀也是再次思考起來。
又過了一會兒,王凱說道“我看大家的意見都不怎么一致,既然如此,那我還是見見孫伯符吧”
參軍們見王凱做出了決定,他們也只能表示贊同。
隨即,王凱立即書信了一封并派人送往了劉仁軌那邊。
很快,劉仁軌便收到了王凱的回信。
待劉仁軌看完書信內容,他立馬派人通知了孫策他們。
孫策收到消息后立即帶著周瑜、太史慈趕往了劉仁軌的身邊。
劉仁軌見到孫策他們到來后,他立即將王凱的意思轉告了他們。
孫策聽完后頓時有些遲疑。
劉仁軌見狀則耐心的等待了起來。
孫策遲疑了一會兒,他頓時說道“劉將軍,此事可否容我與部下商議一番。”
“沒問題。”
隨即,孫策回身對周瑜說道“公瑾,你怎么看”
“主公,夏王既然要求你孤身前往襄陽,臣以為我們可以答應。”
“可是公瑾,夏王身邊的能人異士眾多,如果只讓我一個人去,我怕不是夏王的對手。”
周瑜考慮了一下頓時回道“主公,那不若就讓我和子義將軍隨你一同前往吧”
“也好。”
隨即,孫策再次轉身詢問起了劉仁軌能否帶著周瑜、太史慈一同出發。
劉仁軌聽后立即表示可以。
孫策得到肯定的答復后終于允諾了下來。
就這樣,劉仁軌派出了來護兒護送孫策他們前往襄陽城。
與此同時,吳郡吳縣的孫靜收到了孫權傳來的兩封書信,一封是明面的,另一封則是暗地里的。
待孫靜看完孫權傳來的兩封書信,他立即率部開城投降了魏軍。
韓瓊和荀攸見孫靜投降,他們二人都十分的疑惑,因為他們還沒收到曹操的消息。
雖然如此,但孫靜很快就為他們解惑了。